总经理超额减持被出具警示函
事实上,此次实控人计划减持之前,捷安高科已有多名高管实施减持。
据捷安高科披露,今年4月至5月,公司董事、总经理高志生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04.47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426%,减持金额为2612.7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高志生实际减持股份数量超出减持计划数量上限4.47万股,高志生致歉后承诺自2023年5月5日起的12个月内不再减持其个人账户持有的公司股票。上月,河南证监局因此事对高志生出具了警示函。
此外,2022年9月至12月,捷安高科监事杜艳齐累计减持公司股份53.7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851%。今年4月至5月,杜艳齐再次减持9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8211%,减持数量已过半。按照计划,杜艳齐拟减持股票数量上限为13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182%,当前其仍处于减持计划实施阶段。
高管及实控人相继减持的背后,捷安高科上市后的经营业绩表现整体欠佳。据了解,捷安高科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等领域仿真实训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同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IPO之前,捷安高科的业绩呈高速增长趋势。同花顺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捷安高科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由3763.01万元、607.57万元增长至3.15亿元、8042万元。
然而,上市首年,捷安高科业绩开始便走下坡路。2020年和2021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6亿元、2.68亿元,同比减少9.25%、6.23%;净利润6770.28万元、3566.52万元,同比减少15.81%、47.32%。
疫情影响下客户招标有所延迟,项目施工受到一定影响,项目验收相应推迟,成为捷安高科业绩连降两年的主要原因。而随着宏观经济的修复,2022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回升12.35%、25.53%至3.01亿元、4476.9万元,但较其上市前一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水平依旧仍有约4.4%、44.3%的降幅。
今年一季度,捷安高科实现营业收入2307.9万元,同比增长294.0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622.57万元、-673.12万元,同比减亏36.2%、31.29%。
值得一提的是,捷安高科的业绩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由于公司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开设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院校、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和地铁公司及财政支持单位,此类客户通常在当年一季度制订采购与预算计划,并在审批和编制预算后开展招标等活动,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进行产品的验收。同时每年一季度,由于职业院校春节放假、 各铁路局忙于春运运输等因素,每年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公司业务开展、项目验收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每年上半年收入占全年的比例较低。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