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IPO已过会的公司,新近被质疑招股书数据真实性。
4月1日,有媒体援引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数据称,捷安高科2019年上半年的第八及第十大供应商的社保缴纳人数此前均为0人,近200万元的采购数据真实性存疑。
成立于2002年的捷安高科,是一家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安全作业、船舶和军工等领域的计算机仿真实训系统研发与技术服务提供商。2014年挂牌新三板后,两度向A股发起冲击,最终在2020年1月首发过会,即将登陆创业板。
招股书显示,捷安高科拟募集资金3.40亿元,其中投入到轨道交通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技术改造项目、安全作业仿真产业化项目、研发中心项目的资金分别为1.15亿元、9700万元、4800万元,另有8000万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据招股书显示,捷安高科在2016年至2018年间实现营收1.6亿元、2.17亿元和2.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904万元、4990万元和7285万元,并预计2019年全年净利润为7903万元,较2018年度再增长8.48%。
主营业务集中
在逐年增长的业绩数据中,税收优惠政策对于捷安高科的净利润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捷安高科及其子、孙公司北京申谋、郑州捷硕等分别符合高新技术和小型微利企业税收优惠标准,2016年至2018年间,捷安高科享受的税收优惠占当期利润的比例均超过30%。
但与此同时,捷安高科在此3年间的应收账款净额分别达到5624万元、9759万元和12160万元,占当期营收的比例逐年增加,并在2018年的占比超过45%。捷安高科对此表示,公司客户信用状况良好,报告期内未发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但仍存在风险。
从主营业务上看,捷安高科的收入主要集中于轨道交通领域仿真系统,其收入占比虽在近年来逐年下降,但截至2018年末仍超过70%。而与之相比,捷安高科船舶、军工业务板块的营收贡献占比不足7%。
捷安高科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各地铁路局及其下属单位和地铁公司、各地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且通常在当年第一季度制定采购与预算计划,并在审批和编制预算后开展招标等活动,在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进行产品的验收,收入分布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而在目前受疫情影响,学校大多未开学的情况下,全年业绩是否会受到较大冲击,《华夏时报》记者就此多次致电捷安高科信披电话,但均未能接通。
此外,捷安高科也提示了市场竞争及技术更新与产品研发风险,认为行业发展较快,对于新产品新技术的市场发展趋势研判、对客户的需求动态掌握的及时性要求更高,公司需保持警惕,及时调整技术路线和产品定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捷安高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