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有消费者吐槽巴奴土豆片太贵,“18元就5片”,相关新闻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并冲上热搜。随后,巴奴发布致歉声明,并表示“18元一份的富硒土豆就5片”,实际上是小份的量,在顾客就餐门店的售价应为9元。巴奴毛肚火锅创始人杜中兵还公开表示,暂时不考虑降价。
不过,所谓的富硒土豆却被检测出硒含量并不符合相关标准,并且低于巴奴对外宣称的水平。最终巴奴不得不再次道歉,并对巴奴门店售卖的富硒土豆进行下架处理。
巴奴越来越吃不起了?
实际上,富硒土豆的争议只是巴奴经营问题的一个表象。随着对产品的过度包装,巴奴的价格确实越来越贵了。
曾经在河南、安徽、江苏的巴奴,人均消费仅有60余元。但2018年巴奴进入高线城市后,其人均消费飙升到了180元,超过了海底捞。

在杜中兵的微博下,不少用户对巴奴过度上涨的价格表示不满。巴奴创立时的第一家店开在河南安阳,但一位安阳用户表示,“十几年前是成千充卡吃你家。现在已经好几年不吃了,你懂的。可能我这种人已经不属于你家的顾客范围了,但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随便吧。你开出了安阳,开出了河南,开到了一线大城,可能人家都比较有钱,希望他们不会觉得贵。”
还有一位用户表示,牛排是牛排的价格,土豆就是土豆的价格,千万不要把土豆卖出牛排的价格。“巴奴吃到今天,一直在进步,但价格也让人越来越消费不起~ 期盼你好,期盼你更好!也期盼品牌的定位能亲民。”
在餐饮行业,要树立高端品牌形象无可厚非。但产品价值必须能够支撑其价格,而不是让用户为不合理的故事溢价买单。
经历富硒土豆风波后的巴奴和杜中兵,是时候重新反思一下自己的经营策略了。
来源:新浪财经 张俊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