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其他与大厂关系密切的友商,哗啦啦是相对独立的一员。
除了不想被“收购”,CEO徒丁有着更大的野心。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提到,因为定位不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餐饮系统服务商都不是哗啦啦的竞争对手。徒丁说:“如今的哗啦啦有潜力成为中国的Sysco(全球知名餐饮供应链公司),去做连锁餐企的‘水和电’,我们要去做中国餐饮工业化的推动者和基础平台的建设者,绝非是单纯的软件系统服务者。”
哗啦啦董事,同时担任销售中心主管的刘涌最近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解释了目前哗啦啦的两套战略:一条是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推出多项数据应用产品,帮助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做好信息化建设,结合目前的工具为商户做出“体检报告”,从而赋能餐饮企业;另一条则是建设供应链,刘涌认为这是一条极为漫长、痛苦的道路,选择它对于目前的哗啦啦来说是负重前行,但他坚信,这也是一条正确的路。
等待“救兵”
建一个工厂、生产线甚至是物流线,其中所需要的资金量,都不是一家单纯的SaaS服务企业能承受的。
据刘涌介绍,这几年,哗啦啦陆续在山东、北京、成都、江苏等省市买地、立项、建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中央厨房于2021年建成投产;同年,哗啦啦旗下的二十二城供应链公司在北京平谷买下近10万平方米的土地,成交价近1亿元,计划于2023年建设,2024年下半年投产。
36氪曾报道,2022年,哗啦啦投入近2亿人民币收购深圳市观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再次加注餐饮供应链上游。
刘涌告诉时代财经,“哗啦啦位于济南的中央厨房垂直服务于餐饮企业,具有研发、定制化和全链条配送的工厂,在2022年第一季度时已经可以实现营收平衡。但下半年疫情凶猛,要么是前端的餐饮店关闭,需求量大幅降低,要么是员工感染,工厂不可避免的停工了一段时间。”
低估了市场风险,高估了自身的融资和资金回流能力,哗啦啦陷入目前的困境。高层开始考虑战略调整,认真思考资金的投入和后期的投入产出比。刘涌也表示,“往供应链这条路走的脚步和速度,可能要重新调整。”
他同时认为,SaaS是一个工具,是又苦又累但必须要干的,哗啦啦的供应链等重资产的投入和战略实现都要依赖数字化的工具落地,这样才能有赛道优势。
当哗啦啦在自己既定的线路上狂飙时,友商其实也在类似方向上猛发力。
早在2016年,美团就推出了美团快驴,主要针对B端商家提供食材和相关产品的一站式采购需求,切入餐饮供应链。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目前中国餐饮行业供应链结构太差,餐厅没有专业的供应商。这在他看来是整个供给侧存在巨大问题,而他的判断是“下一波中国互联网如果想回暖的话,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供应链和to B行业的创新,是由他们驱动的。”
但困境是类似的,美团快驴推出已7年,据《晚点》报道,其目前仍处于探索期,在2021年经历了从扩张到收缩,2022年关停了部分城市的服务,聚焦于一线城市。
另一个知名餐饮SaaS品牌奥琦玮则希望成为新一代的软件公司,回归到SaaS本质,靠软件服务赚钱。奥琦玮对供应链的切入主要聚焦数字化,没有重资产投入。其创始人孔令博在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过去两年公司主要做内部孵化,积极蓄能,目前正在开展新一轮的市场动作,覆盖下沉市场。
近日,红餐网联合创始人樊宁在总结中国的餐饮SaaS服务行业时对时代财经表示,截至目前,绝大部分的餐饮SaaS企业相对依赖融资生存,尚未出现一个特别成功的企业代表,尤其是在中国,餐饮品牌连锁化相对较低。“中餐品类五花八门,纷繁复杂,不像麦当劳、肯德基可以凭借高度标准化成为全球连锁餐饮企业,中餐行业还在不断完善,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餐饮SaaS服务商的发展空间。”
樊宁还提到,受此前疫情影响,餐饮企业需要缩减预算渡过难关,这时候可能考虑缩减部分SaaS服务,也正因此,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建立品牌优势,是目前行业的共识。
路要怎么走,大家各有思考,对终点的想象或许也不尽相同。谁做的对,现在仍是未知数。
哗啦啦北京总部的8楼,放置着一尊艺术家王瑞琳所创作的斗战胜佛雕像,据悉徒丁十分喜爱,在北京办公室装修之前就请进来了。在员工看来,这是老板希望公司保持进取、勇于斗争。
若从2022年11月底开始计算,数据紊乱已过去90天,如今尚在困境中的哗啦啦,还能否继续战斗,恐怕也要依靠从天而降的救兵。
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