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证券在对*ST新海持续督导保报告书中信誓旦旦地称:公司已披露的公告与实际情况一致,不存在应予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本次持续督导阶段,保荐机构在履行对发行人的保荐职责期间,发行人未发生重大事项并需要保荐机构处理的情况。
一名财务人士称,隋田力能够用十分原始的方法进行自循环销售业务造假,卷入十几家上市公司,涉案金额高达近千亿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券商、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没有勤勉尽责。
那兴业证券是否该对*ST新海财务造假承担责任,是否会遭受处罚?2005年、2013年、2014年、2019年修订的《证券法》,都明确了中介机构与上市公司对财务造假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适用过错推定原则。
兴业证券是否遭处罚用的是《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等规则,属于行政法大类,与民商法中的过错推定原则不同。
《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保荐机构出现向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情形的,证监会可以视情节轻重,暂停保荐业务资格3个月到36个月,并可以责令保荐机构更换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限制其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其保荐业务资格。
IPO保荐失败率高达50% 恐难蝉联A类投行
近期,中证协公布了《2022年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结果》,12家公司被评为A类,其中包括兴业证券。
值得关注的是,中证协此次对投行质量评价的期间为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评价项目是审结的全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再融资项目,这说明兴业证券A类投行评级是基于2021年度的业务表现。
wind显示,兴业证券2021年有12个IPO完结的项目,其中成功发行的9家,撤回3家,IPO保荐项目的失败率为25%。
但到了2022年,兴业证券12家完结的IPO项目中有6家撤回,IPO保荐项目的失败率升至50%。

由于券商保荐的再融资项目(一般是定增、配股等)的成功率较高,且兴业证券2022年的再融资项目成功率与2021年基本相当,故IPO项目的成功率将决定兴业证券2023年投行分类的评定。
根据《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指标(保荐业务)》,保荐机构撤回的项目要不同程度的扣分。
在兴业证券2022年度撤回的6家项目中,百合医疗和固克节能或许应该扣100分,因为两家公司都是在注册阶段却出现了可能不满足发行条件的问题。
百合医疗的主营业务是一次性使用医用耗材等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2021年3月通过科创板上市委审核,次月提交注册。等待了一年后,百合医疗于2022年4月终止注册。
2021年4月,证监会修订了科创属性评价标准,百合医疗的科研人员占比不符合评价指标。截至2021年6月30日,百合医疗研发人员合计276人,占比9.55%,低于10%的硬性要求。
固克节能2021年8月通过创业板上市委审核,2021年10月提交注册,2022年9月终止注册。
在注册阶段,固克节能出现了持续盈利(经营)能力存疑的质疑。在固克节能的大客户中,有许多家房地产开发商,其中包括恒大地产,但公司未对恒大项目应收款单独计提坏账准备。并且公司应收账款畸高,主要对象还是地产商,可公司没有披露14家地产商客户是否涉及“三道红线”情况。
此外,固克节能净利润还出现了大幅下滑,2021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28%,接近五成。证监会要求固克节能进一步说明并披露公司生产经营是否保持稳定,核心业务、经营环境和主要指标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资组/靳泽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