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掉队
加速欧洲市场布局的背后是蔚来在国内市场的掉队。
今年9月,蔚来仅交付10878辆新车,整个第三季度其累计交付31607辆,落后于目前上升趋势猛烈的哪吒(48059辆)与零跑(35608辆)。今年1-9底蔚来累计交付82434辆新车,数据垫底“蔚小理”、哪吒、零跑这五家造车新势力,前面分别是哪吒(111190辆)、小鹏(98553辆)、零跑(87602辆)、理想(86627辆),与第一名哪吒相比,蔚来落后了近2.9万辆,近乎相差了一个季度,其与小鹏之间的差距也被拉至1.6万辆。
这与去年的格局完全不同。
2021年,蔚来交付91429辆新车,新势力中其仅次于小鹏,彼时哪吒全年交付仅为69674辆,落后蔚来21755辆,仍在第二梯队。9个月过去,形势完全逆转,哪吒、零跑、理想等全部实现了对蔚来的反超。
作为第一个突破20万交付大关的新势力车企,蔚来近来交付量与交付增速下滑的背后是其正在面临的供应链困境。
端倪早在去年3月便已经出现,彼时蔚来因为缺芯问题停产5天;8月其再次因为ESP芯片问题导致交付急剧下降,同月理想虽采用的也是ESP芯片,但其交付量是蔚来的近一倍;今年4月,受到疫情影响,其又因供应商无法供应而被迫停产。今年蔚来二季度业绩会上,李斌坦言,公司接下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中包括供应链这一项。
对比来看,“蔚小理”中其余两家的供应问题均好于蔚来,理想在常州自建工厂加强生产能力,同时注意强化供应链管理,截至目前该公司的供应合作商已经超过150家,合作零部件商超过1900个;小鹏则采用签订安全供货协议的方式确保储备,面对瞬息万变的供应链形势,做出合理预判并提前准备。
蔚来正在丧失先发优势,供应链只是原因之一,过高的产品定价和饱受争议的性价比也在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销量前5的新能源轿车分别为宏光MINI、比亚迪秦、比亚迪汉、比亚迪海豚、Model 3,其中最便宜的宏光MINI仅售3.28万元,最贵的Model 3达到36.79万元,而蔚来的轿车ET5和ET7的价格范围在32.8万元-53.6万元;今年1-9月销量前5的新能源SUV分别是比亚迪宋、Model Y、比亚迪元PLUS、比亚迪唐和埃安Y,价格范围在13.76万元-41.79万元,而蔚来的SUV有四款,价格范围在37.47万元-64.34万元,普遍高于目前高销量的产品价格。
随着10万-30万的车级市场中的车型愈发丰富,不论是能源还是车型,可选性都会比蔚来的高,以零跑C11与蔚来的ES7来看,前者是售价在24万左右的纯电SUV,纯电续航在510公里,后者是售价在47万左右的纯电SUV,纯电续航在485公里,仅从续航来看,售价更低的C11显然更具优势。
高呼以服务客户为己任的蔚来,真的可以依靠服务来实现更多的溢价吗?
近期,蔚来似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2年的NIO DAY上,其发布了目前旗下售价最低的ET5,售价在32.8万元-38.6万元,在选择电池租用服务后,ET5的售价仅有25.8万,对于常年闯荡高端市场的蔚来而言,这是一个较低的售价。
同时在二季度业绩会上,李斌再次明确目前蔚来正在扩展自己的细分市场,将会在未来推出售价在20万左右的车型。不难看出,蔚来意识到想要更高效的将车卖出去,中端市场无法抛弃。
面对已经结束的第三季度,蔚来的交付量勉强完成了二季度业绩会时给出的指引,9月ET5开启交付,随着新车型的逐渐爬坡,业内人士认为,ET5或将在今年11月份左右给蔚来带来一份不错的交付数据。
对赌之剑高悬
除了产品生产、销售端的问题,蔚来的股价表现也牵动着市场情绪。
今年6月27日,蔚来港股迎来市值巅峰,当天总市值达到3274.6亿港元,较上市港交所时的2670亿港元提升近605亿港元。
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份做空报告让蔚来的股价开始走下坡路,截至10月19日,蔚来的总市值仅剩约1568亿港元,距离巅峰蒸发了近1707亿港元。
股价仍有修复的可能性,但当初与合肥地方政府签订的对赌协议,已成为悬在蔚来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0年初,合肥地方政府向危难中的蔚来提供70亿元的资金支持并持有其股权。彼时二者签订了对赌协议,协议中规定了蔚来汽车未来的营收目标及发展方向:2024年营收达到1200亿元,2020-2025年总营收达到4200亿元,有6到8款新车上市,以及2025年前需在科创板上市。若未完成以上协议内容,蔚来将自费腰包以8.5%的年利率回购之前的股份。
然而,2020年到2021年,蔚来累计营收约为524亿元,两年时间仅完成目标的12.5%,距离4200亿元尚有超3600亿的差距。
这意味着,2022年至2025年,蔚来平均每年营收需要达到900亿元左右,而今年上半年,蔚来的营收仅为202亿元。
李斌面对赌协议曾表示,2020年和2021年期间,蔚来回购了一部分股份,回购部分原值是15亿元,蔚来已经付了75亿元,所以对赌协议不能说完全失败。
当先发优势丧失,国内市场掉队后,海外市场能否助蔚来一臂之力?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