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析认为,实际上在后疫情时代,小熊电器的业绩增幅就已经开始放缓,此次财报营收净利双降就是放缓的长期体现,放缓的原因则是整体的需求下降,或者说需求回归到正常区间。
小熊电器主要会计数据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线上营收占比达90%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由于线下渠道资源较为有限,同时在美的、海尔、九阳、苏泊尔等老牌传统小家电品牌的挤压下,为避开直接竞争,小熊电器一直将线上渠道作为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其中包括在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唯品会等第三方渠道进行销售。
年报披露,2021年该公司线上渠道销售收入为32.49亿元,占总营收达比例达90.09%。在此之前,其线上营收的比例也都在九成以上。
线上渠道依赖过重带来的弊端也开始显现。由于线上销售渠道成本越来越高,入驻京东、天猫等平台需要缴纳各种服务费,而小熊电器品牌溢价能力较低,因此利润增长空间有限。
在财报中该公司也将线上销售占比较高列为其面临的风险之一。小熊电器表示,若未来公司无法与电商平台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或上述电商平台的销售政策、收费标准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等情况时,都将对其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更重要的是,小熊电器还要面临更为激烈的线上市场竞争。美的等小家电行业巨头在承包了线下商超各主流渠道之外,纷纷加大了各自线上销售渠道的推广力度。同时,主打高端的线上品牌北鼎、强调外观设计的摩飞电器也成为小熊电器需要重视的线上对手。
销售费用攀升
作为一家以线上渠道为主的创意小家电品牌,小熊电器在销售方面投入的费用在持续攀升。2018年至2020年,该公司销售费用分别为2.86亿元、3.96亿元和4.4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5.74%、38.52%及11.20%,所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4%、14.73%及12.03%。
进入2021年,小熊电器销售费用再创新高,全年投入金额为5.53亿元,同比增加25.66%;占营收比重为15.3%,较2020年增加了3.27个百分点。其中,该公司用于品牌宣传及市场促销的费用合计为3.51亿元,增幅为31.47%,占销售费用的比例达到63.47%。
与之相比,尽管小熊电器近几年的研发投入在逐年上涨,但研发费用率仍远不及其营销费用占比。2021年,该公司研发费用为1.3亿元,同比增长23.42%,占营收比为3.6%。
在员工配置上,截至2021年12月末,小熊电器研发人员数量为272人,较上年减少47人,减少幅度为14.73%;研发人员数量占比为6.78%,同比下降0.69个百分点。同期,该公司销售人员数量为893人,较上年增加112人,增加幅度为14.34%;销售人员数量占比为22.25%,较2020年的18.28%上升3.97个百分点。
相对于大家电产品,小家电往往技术门槛较低,企业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品牌运营和营销上,这样难保不会在产品质量上出现问题。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小熊电器的相关投诉有203条,投诉内容多与产品质量问题、安全隐患相关。在公司的线上旗舰店中,多数投诉也与产品质量问题有关。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董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小熊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