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特欧国际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10月~2020年9月,云南白药以13.9%的零售额、8.7%的零售量占比位居行业第一,紧随其后的分别为黑人、佳洁士、舒客、狮王、舒适达、高露洁、皓齿健、纳美、冷酸灵。
两面针退避三舍,最终退无可退。
另外一方面,多元化折戟。
多元化之后,两面针并未拉出“第二曲线”,反而年年被拖累,成为一个持续的出血点,2006年至2020年资产减值合计3.28亿元。
不堪重负之下,两面针决定“浪子回头”,从2017年起陆续剥离精细化工、纸业和房地产业务,集中资源聚焦日化主业。
据爱企查数据显示,两面针仍保留了医药业务,持有亿康药业超90%的股权。

亿康药业为爱企查的医药业务线子公司
实际上,同为多元化,云南白药与两面针的路径不同,最终的结局也不同。
云南白药跨界牙膏,切入的是中草药这个细分赛道,依托的是其在中药领域的底蕴和品牌号召力,并非完全陌生的赛道,而两面针切入的三氯蔗糖、纸品、房地产跟主业并非强关联,难以借力,且上述行业均为重资产,需要源源不断持续投入,同时跨界意味着多线作战,一旦后继乏力则捉襟见肘。
一言以蔽之,破壁的难度不一样,云南白药抉择了Easy模式,两面针抉择了Hard模式。
对此,知名大V“投行泰山”有过精辟评论:“无论是企业还是管理者,特长并不是打通什么任督二脉,而是扎扎实实地投入,集中一个火力点,十倍于他人的人才和资源的投入,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用集中的火力进行饱和打击,轰炸出城墙缺口为止。”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不过,两面针回归主业并非易事。
眼下,两面针在家用牙膏领域早已边缘化,唯有在旅游市场还可圈可点,为锦江之星、如家、汉庭、格林豪泰等酒店的主力牙膏供应商。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两面针总共卖出95462.8万支牙膏,其中家用牙膏2752.27万支、旅游牙膏92710.53万支。

2020年的销售数据
从销售量来看,家用牙膏与旅游牙膏差了一个数量级,但从销售金额来看,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倍,毕竟2021年第三季度两面针的旅游牙膏均价才9分钱。
由此可见,两面针的生存颇为不易。
此外,后疫情时代,旅游业仍未完全恢复,旅游牙膏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譬如2017年旅游牙膏销量高达15亿支,到了2020年缩水了近40%。
一名业内人士告诉锌刻度:“两面针旅游牙膏的天花板明显,缺乏市场想象空间,重返家用牙膏战场是早晚的事。”
通俗易懂地说,两面针面临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竞争势态。
外资把持美白牙膏,云南白药称霸中草药牙膏,先发优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抹平的;而澳洲竹炭牙膏、燕窝牙膏等网红品牌借助短视频、小红书等互联网平台大行其道。
两面夹击之下,错过十余年之久的两面针,有多大的可能恢复昔日称霸家用牙膏市场的荣光,仍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这意味着,两面针短时间内或离不开“炒股”反哺。
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A股共有837家公司参与了证券投资,总投资金额超过9000亿元。
须知,炒股是一把双刃剑,涨时风光、跌时落魄,2021年两面针就被打回原形。
来源:锌刻度 陈邓新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两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