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销费增40%营收下降
经营业绩下滑,小熊电器可能已经陷入增长陷阱。
近年来,小熊电器在市场促销、品牌宣传方面的投入逐年增加。
2017年,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为2.47亿元,2018年至2020年分别为2.86亿元、3.96亿元、4.40亿元,2018年较2017年增长15.79%,2019年、2020年同比分别增长38.46%、11.11%。2020年,根据新的会计准则,公司将运费计入营业成本,复盘后,销售费用同比增幅33.01%。
2017年,公司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5%。2018年至2020年,这一比重分别约为14.01%、14.73%、12.02%,呈现下降趋势,但市场推广及营销费用却在不断增长。
2017年至2020年,小熊电器的市场促销费的分别为3525.68万元、6969.70万元、1.34亿元、2.08亿元,同比均为大幅增长,其中,2018年、2019年同比接近翻倍增长,2020年,同比增长55.22%。
同期,公司品牌宣传费分别为8675.91万元、7103.59万元、5325.54万元、5869.31万元。
综上,2017年至2020年,公司的市场促销费及品牌宣传费为1.22亿元、1.41亿元、1.87亿元、2.67亿元,逐年增长,分别占当期销售费用的49.39%、49.30%、47.22%、60.68%,2020年的占比明显提升。
2021年上半年,公司的市场促销费及品牌宣传费为1.53亿元,占当期销售费用的61.95%。其中,促销费同比增长超过40%。公司的销售费用为2.47亿元,同比增长31.44%(按原口径还原)。
在促销费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小熊电器的营业收入反而出现小幅下降,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去年同期,受疫情之下的“宅经济”影响,小家电的市场需求明显增长。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整体上控制得较好,小家电的市场需求可能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竞争优势不突出。
小熊电器是后起之秀,其借助电商流量红利,在美的集团、九阳、苏泊尔等巨头的忽视空档期,快速切入创意小家电领域,实现了高速增长。近年来,电商普及率大幅攀升,电商流量红利逐渐丧失,小熊电器的互联网渠道优势也在逐步丧失,公司陷入业绩增长瓶颈,这也是促销费大幅增长、营业收入反而下降的主要原因。
公开信息显示,小家电市场门槛较低,市场化程度高,极易出现价格战局面。尽管市场需求在增长,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也在增加。
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小家电企业注册量出现短期井喷,仅3-4月中国小家电注册量就达到10722家。
此外,原材料涨价、产品更迭快,加上小家电的冲动型消费特征,这些也使得小熊电器持续高增长的动能不足。
小熊电器该如何重新崛起?目前,公司正在筹划发行可转债募资6亿元,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智能小家电制造基地(二期)项目建设。
不过,新一轮融资扩产,小熊电器能否达到预期,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明鸿泽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小熊电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