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快手万亿市值蒸发背后:晨兴浮盈234亿 基石投资者亏40% 烧钱模式还能否持续?

  8月19日,快手再度大跌,截至收盘股价报65.75港元创新低,较高位下跌达84%,总市值已经跌破3000亿港元,当前快手走势与上市之初大相径庭。

  数据显示,快手上市打新人数创港股历史纪录,达142万人,超额认购逾1200倍。在市场高涨的情绪和大户资金推动下,快手很快就站上了417.8港元的高位,在当时看来这的确是所有投资者的一场狂欢盛宴,尤其是机构投资者们。

  直接用数据体现显得更为直观。根据证券时报记者详细统计,快手上市之前一共进行了6轮融资,涉及投资机构多达26家,包含晨兴资本、腾讯、DCM中国、顺为资本、博裕资本、淡马锡等,这26家机构投资成本较发行价折让52%~99.97%。比如晨兴资本A轮投资成本仅为每股0.03港元,认购了3.56亿股,B轮投资机构的认购成本为每股0.33港元,C轮为每股3.02~3.63港元。若以快手最高价417.8港元/股计算,这些投资机构的账面浮盈累计近万亿港元,达到9858亿港元。

  “在快手还没有充分解禁,恒生公司就迫不及待宣布将其纳入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综合指数以及恒生科技指数等,这让指数投资基金被动配置快手,并吸引散户跟风买入,高位接盘。”深圳某基金管理合伙人张秦(化名)向记者表示。

  中泰国际(香港)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除了指数基金买入外,由于快手每手100股,上市初期入场费高达3万港元,已经令不少散户却步。而上市初期快手股份流动性较低,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机构投资者抢货是推高快手股价的主要推手。

  但是很快,因自身DAU(日平均活跃用户)和MAU(月平均活跃用户)升势乏力,大幅增加的营销成本并没有有效转化成活跃用户及收入,加上行业面临监管整顿风险,快手的股价掉转急下,市值较高位蒸发超万亿港元。

  资本逐利本无对错,在市场狂热裹挟之下,机构资金对于快手急速膨胀的股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终为自己的疯狂行为买单。

  快手上市时的狂欢

  一起再回顾一下快手上市的盛况。

  2020年11月5日,快手首次提交赴港上市招股书。70天之后,快手通过港交所聆讯,1月26日便开始全球路演进入招股阶段,为期4天后,即1月29日结束招股。

  担任快手联席保荐人某投行团队的李华(化名)告诉记者,“招股阶段,压根不用担心股票卖不出去,因为实在太火,我们拿到的分配份额属于秒配,很快就卖完了。快手在定价时公司也很强势,没有多少博弈的过程,就按照招股价上限。”

  而面向散户的公开发售同样火爆。诺优资管风控总监陈晓杰回忆,当时用50多个账户,600多万元的本金,然后利用孖展下了一个超1亿港元的单,最后却只获配23手(2300股),打新成本就6万多港元。

  老虎证券相关负责人称,“当时我们放出申购,孖展额度很快就用完了,后面我们又补充了2波20倍孖展,同样是秒没,投资人要卡着点申购才有机会打新。”

  老虎证券在1月27日提前2天截止申购,理由是没有额度,20倍杠杆孖展在第一天就已经用完。富途证券同样如此,快手IPO这单富途最终认购人数达到20.67万人,这也是富途迄今为止申购人数最多的一只新股。

  根据AiPO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快手孖展资金总计4494.8亿港元,认购倍数1204.16倍,打新人数刷新了港股纪录,达到142万人。

  2月5日,快手正式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首秀表现惊艳,盘中最高涨幅一度达到200%,股价触及345港元,即投资人每手最高可赚2.3万港元,这一打新收益也能排在港股前三。

  首日股价飙升翻倍并没有阻止投资人的进场热情。数据显示,2月5日,快手的换手率达到3.59%,成交量1.2亿股,成交额375.47亿港元,无论是成交量、成交额还是换手率,都属于快手历史高位。

  进一步看,快手公开发行量为3.65亿股,其中基石投资者认购数量1.65亿股(基石投资者锁定期6个月),占比45%,剩下55%的股份(2亿股)在市场流通,而2月5日当天成交量就达到1.2亿股,占流通股份的60%,即有超过一半的股份已经转手一次,实际换手率达60%。而当天股价最低位为300港元,因此大部分二级市场投资人选择在300港元/股以上的较高位进场。

  但事实上,快手上市这场投资盛宴,更多是属于小部分投资机构。大部分投资人最后高位站岗,沦为了“接盘侠”。

  上市初期急速膨胀的估值

  很快,快手在上市后的第六个交易日,股价被拉升至417.8港元的高位,市值一度达到1.7万亿港元。

  颜招骏认为,由于快手上市市值庞大,因此上市后迅速被纳入MSCI、恒生科技指数、恒生国指等相关指数,公募基金或其他以相关指数为基准的基金随即被动配置。除上市当天外,后面快手股份流通性低,僧多粥少,机构抢货是推高快手股价的主要推手。加上上市初期入场费在3万港元左右,已经令不少散户却步,因此散户并非是推高股价的推手。

  2月8日,恒生指数公司公告,快手符合快速纳入标准,将于2月22日收市后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及恒生互联网科技指数。并于2月23日起生效。

  张秦也认为,恒生指数公司迫不及待将其纳入相关指数里面,但新股估值往往充满泡沫,再加上打新的稀缺性,吸引大量散户进场,促使泡沫进一步扩大,价格从115港元迅速拉升站上400港元高位,很多指数基金会被动配置,但是快手还没有充分解禁,里面有很多VC/PE机构,一旦解禁,将是一场以千亿甚至万亿计的财富转移。而在快速纳入机制下,不止散户,连同被动基金都成为了新股泡沫的接盘者。

  记者通过数据整理发现,快手上市之前一共进行了6轮融资,主要涉及8家投资机构。2014年6月2日,晨兴资本以每股0.0037美元(约0.03港元)认购3.56亿股快手,作价1021.3万港元,此时快手估值为2.9亿港元。

  2014年7月22日,快手进行了B轮融资,晨兴资本,DCM中国、腾讯等机构加入,每股成本为0.33港元,此时快手估值为4.7亿港元,短短一个月时间,估值上涨62%。随后晨兴资本又于2015年4月1日参与了B-1轮融资,以每股2.42港元认购了641.63万股,作价1549.97万港元,此时快手估值达到45.88亿港元,近9个月时间,快手估值暴涨近9倍。

  2015年2月13日~2015年7月9日,快手完成C轮融资,并引入顺为资本、Keystone KS Limited、Sequoia等股东,此时快手每股认购价在3.02~3.63港元之间,估值达到56.7亿港元。

  而快手D轮融资时间为2016年1月21日~2017年3月15日,越来越多投资机构通过有限合伙基金方式加入,D轮融资腾讯、百度、CMC King投资公司等以每股5.35港元价格合计认购了1.86亿股,此时快手估值80亿港元。D-1轮,机构的每股投资成本6.66港元,快手估值已经达到142亿港元,估值较D轮涨幅达到77.5%。

  2018年3月29日,快手进行E轮融资,此时机构认购价已经涨到双位数,为38.73港元/股,但较发行价仍折让84.25%。此时快手估值飙升至914.8亿港元,一年时间,估值暴涨逾6倍。2019年9月30日,快手E-1轮融资引入了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有限合伙),以每股40.66港元成本认购了3430.64万股,此时快手已经进入千亿估值俱乐部,达1015亿港元。

  2020年2月11日,快手在上市前夕进行了最后一轮融资,引入了淡马锡,此时快手的每股认购成本已经达到53.03港元,估值为1733亿港元(图1)。

  急速膨胀的估值带来的财富效应同样显而易见。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快手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