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全部“踩线”为红色档,有息负债不得增加;两项“踩线”为橙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一项“踩线”为黄色档,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0%;若全部指标符合监管层要求,为绿色档,则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可放宽至15%。
而中骏集团当前的资产负债率已超过70%,为76.36%,已经脚踩一条红线,后期融资受限。
中骏集团负债规模如此高速的增长,针对偿还负债公司有怎样的计划?尽管中骏集团并未回应《投资者网》的这一提问,但从去年7月份开始的一系列的举动可看出,公司已开始“四处找钱”。
2020年7月9日,中骏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的非全资拥有附属公司恒伟国际有限公司获得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4亿元贷款融资,该融资将用于偿还借款人非直接控股公司所欠的股东贷款;10月公司公告称,将发行2025年到期的利率为7%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
到了11月26日,中骏集团全资附属公司渤海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获得恒生银行有限公司5000万美元定期贷款融资,且可按借款人根据融资协议的条款及条件提出的要求,在贷款人全权酌情批准下增加总共最多4000万美元。
2021年1月6日,中信证券-厦门中骏应收账款第二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的状态为“通过”。该债券品种为ABS,拟发行金额为12.8亿元。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骏集团于1月20日发布公告称,可能分拆商业物业管理及运营服务、住宅物业管理服务业务于港交所上市。面对债务等种种压力,拆分物业上市是否能解决一系列问题,目前尚未可知。
质量隐患背后的联营模式
在千亿规模的背后,公司的产品质量问题一直备受市场关注。
就此,诸葛找房高级分析师陈霄表示,在冲击千亿道路上的中骏集团,激进的扩张方式确实为其发展带来一定的隐患。这种高速扩张的模式下,中骏集团面临着多个项目的“维权危机”。
梳理信息不难发现,其中,南昌几乎成了中骏业主的维权“重灾区”。就连曾获得“2018年度江西省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示范工地”称号,且还是“为庆祝中骏成立30周年精工匠造”的项目——中骏雍景湾,在2019年8月发生地下车库楼板坍塌。
另外,在南昌东湖区的中骏世界城项目,还在动工的时候就被江西省住建部门通报2020年第三季度“百差工地”榜首,并下令停工整改。
哪怕是在福建大本营,中骏泉州多个项目也面临维权问题。其中,中骏珑景阁项目涉及学区虚假营销、地下车位开裂渗水、小区部分屋顶漏水等问题;泉州天骏天璟被曝的维权点则为豪宅变公寓、容积率过高、会所和游泳池现实规划缺失等。
中骏集团房屋质量问题频发是为何原因?这是否与公司过度依赖合联营模式有关?
根据中骏集团历年的年报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公司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145亿、235亿、332亿、513亿和805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3.48%。其中,同期属于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的全口径销售金额分别为22亿、77亿、73亿、231亿和401亿,占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5.42%、32.92%、22.02%、45.02%及49.87%。由此可见,公司在过往几年时间里,逐渐依赖合联营模式。
联营模式确实为中骏集团带来了规模化效应和发展的机会,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而言,挑战与压力并存。中骏集团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后续如何稳健发展,《投资者网》将保持关注。
来源:投资者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中骏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