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根据科伦药业1月8日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随着疫情控制,其业绩得到明显改善。数据显示,该公司预计上一年度可实现归母净利润8亿元至8.8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滑6.17%至14.7%。
记者注意到,科伦药业的业绩增长瓶颈其实早有苗头。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36亿元,同比增长7.86%,低于同期行业的平均水平10.76%。而在此前,该项数据的增幅常年保持两位数。

此外,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均出现下滑。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科伦药业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9.56%、60.18%、55.68%,销售净利率则分别为7.75%、5.79%、4.53%。
江苏地区一家大型输液企业负责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自国家出台‘限输限抗令’后,大输液市场的增长就已逐渐放缓。加上后来的一系列医改政策推出,大输液以及注射剂市场也由增长放缓开始走向下坡,即使是科伦药业这样的行业龙头,也没法躲过利润下滑。伴随大输液行业洗牌的到来,其利润空间必将不断缩小。”
医改政策之下,科伦药业的对策是什么?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其研发投入,也曾多次在年报中提及转型。
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科伦药业投入超10亿元的资金进行研发。目前在其管线药物研发、中美IND申报和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实质性进展,已有15个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其中8个为抗肿瘤药,进展较快的创新药品种包括PD-L1、VEGF、EGFR等。
同时,在近期的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公司表示,将加速新型包材输液产品对传统包材的替代,希望2021年在大输液版块能够恢复至2019年的水平;仿制药业务2021年有望超过30亿元,增速30%左右;预计2021年研发投入较2020年增长控制在1亿元以内,而目前该公司还未披露2020年的研发总投入。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科伦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