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京海担保由格力电器10家区域经销公司共同组建,格力电器去年股权改革后,京海担保持有格力电器8.91%的股权。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京海担保近8年来首次启动减持计划,并且此次减持计划发生在格力电器大举推进渠道改革期间。
这也引起外界对于“直播带货是否跟格力传统渠道有冲突?直播是否会影响经销商的利润?”产生疑问。对此,董明珠曾回应称,直播带货不会挤压经销商利润,不会抛弃经销商。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分析称,目前,格力的渠道变革仍处于初期,董明珠直播带货,推动了格力向电商渠道转型,这也就意味着格力会像美的与奥克斯一样进行扁平化变革,把中间的大区批发代理商砍掉,直接面向零售商,零售商面向消费者,“格力的渠道变革首先会影响到的便是京海担保这种大区批发代理商成立的合资公司的利益,未来格力的大区批发代理商必须要向零售方向去转型。”
光大证券研报提示称,格力电器依然存在渠道变革进度慢于预期,改革阵痛的影响大于预期的风险。
空调老大地位失守,多元化转型效果不佳
进入2020年,格力“空调老大哥”的宝座开始松动,甚至失守。
2020年上半年,美的的营收和净利润虽然均有所下滑,但其净利润超过格力63亿元,营收更是超出近一倍,将格力远远甩在了身后。2020上半年,格力空调营收413.33亿元,几乎腰斩,而美的暖通空调营收则为640亿元。
格力电器在财报中强调,其是一家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业集团,旗下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产业覆盖暖通空调、生活电器、高端装备、通信设备等四大领域。
近年来,从手机到新能源汽车,从芯片到高端医疗,格力可谓广泛撒网进行多元化布局,但格力在家电以外的领域所作出的尝试,几乎都没有做出显而易见的成效。
自2014年起董明珠萌生了发力手机的念头后,格力手机先后更迭三代。然而,格力手机鲜少有人问津。董明珠曾对媒体表示,格力打造智能手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手机的市场份额,而是为了连接未来的“智能+”时代。
在造车方面,格力投入巨大。2016年,格力董明珠拟以130亿元的对价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并募集资金不超过97亿元用于珠海银隆的造车项目。然而,今年年初,银隆被爆出人事变动,6位董事退出,董明珠便是其中之一。
多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从企业长远角度考虑,格力做一些与其主业相关的多元化扩张是可以尝试的,但如果格力所拓展的领域与其主业相关度太低,风险就会很大。
从其财报数据来看,格力的绝大部分营收仍然来源于空调业务,结构仍单一。2020年上半年,格力电器的空调产品占据了59.48%的收入,而生活电器、智能装备与其他主营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只有3.19%、0.3%和8.56%。业内普遍认为,格力的多元化转型效果不明显,且比较缓慢。
对此,梁振鹏表示,格力的多元化转型启动比较晚,在家电产品各个产品线都呈现高速增长的时期,格力仍坚持空调产品一条腿走路。“但未来格力还是有机会的,其在厨房小家电领域的品质不错,如今,家电市场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智能化家电层出不穷,这为家电产品的未来发展衍生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来源:蓝鲸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