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其第一大股东珠海明骏提议其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在30亿元到60亿元之间,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
在此之前,格力曾在今年4月启动同等规模的回购计划,加之此次回购,格力今年以来回购资金总额或超百亿。业内人士认为,这两次回购对于格力来讲并不算大规模,或对股价提升无明显影响,目前资本市场更关注格力的渠道变革进展。而这正凸显了格力当前的焦虑。
今年以来,格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零售模式,加速渠道变革,但这也对其根深蒂固的经销商模式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此期间,格力的经销商合资公司曾减持格力股份。
与此同时,格力空调老大地位失守,被美的赶超。尽管格力早已宣布多元化转型,但空调业务仍占据营收的大部分比例。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来看,格力多元化转型效果不明显且较慢,未来是否还能重登空调一哥宝座还有待继续观察。
连续两轮回购或超百亿,未能带动股价持续上涨
今年以来,格力的日子并不好过。在业绩层面,其营收与净利皆呈现出颓势。格力电器发布的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706.02亿元,同比下降28.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3.62亿元,同比下降53.73%。
与此同时,格力电器的股价自今年以来也一直“跌跌不休”,一度从年初的70.56元/股下探至48.4元/股以下。光大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叠加格力电器自身经营调整,基本面表现弱于对手,拖累股价表现不佳。
为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格力启动了历史上首次回购。4月12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资金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7月16日首次回购,截止9月30日已回购52亿元。
然而,这一回购消息并没有带动格力电器的股价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4月13日收盘格力电器股价上涨5.15%,但次日便回落0.19%,随后格力电器股价再次跌超3%。光大证券研报指出,美的/海尔当前股价较疫情中低点分别上涨68%/73%,格力电器当前股价仅略高于疫情间低点。
此次,格力电器再次启动同等规模的股份回购,目的同样是用于公司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在发布回购消息后的两个交易日,格力电器分别上涨3.02%、0.59%;此后两日又接连下滑,股价分别下跌0.41%、0.78%。
对此,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蓝鲸TMT记者表示,格力的收购计划与其市值相比,不算大规模回购,并不一定是为了刺激股价,格力或认为自身股价过低,回购之后对于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和股东权益都有最大化支撑,从结构上可以改变股本的数量。“在现在价格较低的情况下回购投资回报率更高,但回购之后股价有明显涨幅的可能性不大。”
转型仍处于初期,渠道改革阵痛影响恐大于预期
长期来看,光大证券研报称,市场最核心的关注点还是格力渠道变革的进度和方向。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前,格力之所以一直占据空调老大的地位,是因为其建立了完备的线下经销商体系,实现了经销商与企业之间的深度绑定。然而,近年来,随着奥克斯空调发力线上渠道,让格力与美的承受了巨大压力。但美的对此提早作出决策发力线上,使得其线上渠道要优于格力。加之疫情影响,格力强大的线下渠道也逐渐变成了短板。
当然,在渠道方面,格力也在加速变革。今年以来,格力开始在线上发力,董事长董明珠也开起了微店“董明珠的店”,她将格力空调、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等商品搬到线上销售。格力以“董明珠的店”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零售模式,通过分销店铺扩张。
而董明珠也做起了直播带货,数据显示,4月底,董明珠首场直播销售额为22.53万元,目前,董明珠直播带货贡献已超400亿元。
然而,经销商对董明珠直播带货似乎并不买账。6月20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河北京海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拟减持所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4288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 0.71%。京海担保在此次拟减持之前,京海担保曾在2012年减持过格力电器股票。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