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内大批仿制药出现,到2000年开始,药品招标制度开始推行,70%的药品通过医院的渠道进行销售流通。“带金销售”开始越来越普遍,药企销售费用增长速度同样一年比一年高。
据投中健康统计,A股324家药企2019年总计支出销售费用2876.75亿元,同比增长11.8%。对于依赖销售费用来推进营收发展的医药公司来说,如何摆脱销售依赖,是决定未来能否良性发展的难题。
同样,上市药企 灵康药业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3669.SH,以下简称:灵康药业)也面临着类似的难题。
募投项目几乎无疾而终,大额分红毫不含糊
灵康药业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集医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集团企业。2015年在上海主板上市交易,主导产品涵盖了肠外营养药、抗感染药、消化系统药等重要领域。

2015年灵康药业申请在上交所IPO,募集资金7.03亿元,募投的项目合计为6个,申报稿提到多数项目可在募资完成后2年内建成。
《每日财报》注意到,原本计划两年内完成的项目,然而2年过去了这些项目不仅进展缓慢、甚至是状况百出。根据2017年6月公告发现,这些项目的投入进展惨不忍睹,所有项目的投资均延期。
当年12月份,灵康药业召开董事会,决定终止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和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
到了2019年4月,灵康药业再次公告称,由于该项目不符合目前的医药政策及公司实际情况,所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尚未开始建设。
而且与此同时,灵康药业还终止了药品物流中心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ERP 系统建设项目。
以致于2019年整个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均是在1.4亿元以下徘徊,但是灵康药业的分红却是一如既往、毫不含糊。
根据《每日财报》统计,2017年-2019年,公司的分红金额分别为1.04亿元、1.64亿元、2.04亿元,连续三年分红金额已达4.72亿元。
而陶氏家族在灵康药业有着绝对话语权。数据显示,陶灵萍、陶灵刚和陶小刚兄妹三人均为前十大股东,其中董事长陶灵萍直接持股6.75%,通过完全控股的灵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9.50%,个人持股高达57.25%,加上陶灵刚持股4.22%和陶小刚持股2.25%,兄妹三人控股高达63.72%。
营收净利变动背离,销售费用占比远高于同行业
2019年,灵康药业的销售费用达到10.9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6.81%,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市场营销服务费10.7亿元,占比97.98%。公司的市场营销服务费则由市场推广费3.87亿元、市场调研费3.52亿元、市场营销策划费为2.46亿元、咨询服务费0.85亿元等组成。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灵康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