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胜利精密危局:并购标的亏损 投资项目难达预期

  巨额资金难收回

  在胜利精密诸多并购案中,值得一提的是其对苏州捷力的收购。在2015年新能源行业相当火爆的大背景下,胜利精密动起了“尝鲜”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业务的念头,在经过一系列磋商后,2015年11月6日,胜利精密与苏州捷力原股东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其以不超过6.1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苏州捷力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权,按照此交易价格计算,当时苏州捷力的整体估值达到了12亿元,按照2014年末苏州捷力2.73亿元净资产数据计算,标的公司资产增值率达到了338.92%。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胜利精密当时的收购,似乎是过于心急。要知道在其收购之前的2014年,苏州捷力的业绩仍然处于亏损状态,当年净利润亏损了1.17亿元,在进行收购的2015年,其业绩仍然没有改观的迹象,当年的业绩又亏损了5845万元。然而为了进军新能源业务,就是这样一家连年亏损的公司,胜利精密仍选择以不低的溢价拿下,显然是有些过于“鲁莽”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家公司,胜利精密在2016年下半年又以4.86亿元的价格进一步收购了苏州捷力33.77%的股权,在收购完成后,胜利精密合计持有苏州捷力84.77%的股权。按照当年的收购价格测算,苏州捷力的估值增长到了14.39亿元,新增5亿元的商誉。

  在此次交易中,按照交易双方当时签署的业绩承诺,苏州捷力2016年、2017年和2018年需要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3亿元、1.69亿元和2.2亿元,如果标的公司未达到上述业绩,业绩承诺方彭立群应对上市公司承当业绩承诺补偿义务。然而2016年苏州捷力实际上实现净利润仅为6000万元,完成了当年业绩承诺的46.16%,相比业绩目标还有很远的距离。2017年,苏州捷力业绩不仅未能实现业绩承诺,甚至还直接报以1219万元亏损。2018年,苏州捷力的业绩亏损进一步扩大到1.03亿元。也正是业绩承诺方未能履行业绩承诺,使得交易双方最终对薄公堂。

  根据胜利精密2020年3月4日给深交所问询函答复内容来看,其计算出业绩承诺方彭立群2016年、2017年、2018年应补偿金额分别为1.48亿元、3.84亿元、6.96亿元。胜利精密于2017年6月向苏州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彭立群同意继续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约定,应付业绩补偿款1.48亿元与公司未付其股权转让款互相冲抵。2018年4月,其披露了《关于控股子公司罢免和任命总经理的公告》,免去彭立群苏州捷力总经理的职务。当月,胜利精密再次向苏州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裁决结果是,彭立群应向公司支付补偿款3.84亿元及相关律师费与仲裁费用等。虽然上市公司以未付彭立群股权转让款余额1.72亿元及彭立群持有的苏州捷力15.23%的股权作价0.728亿元抵偿,但仍有1.4亿多元未能执行到位。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在2018年还有6.96亿元的业绩补偿款无法收回,而胜利精密在问询函答复中也表示“鉴于彭立群已经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不具备实际履行能力,若再次提起仲裁程序,仍将面临执行难的困境。”如此的解释意味着,上市公司因为对苏州捷力的收购,将有8亿多元的业绩补偿款可能无法收回。

  投资项目不达预期

  前期的疯狂并购,再加上其对并购企业的大量投资,耗用了胜利精密大量的资金,要命的是,在2014年至2017年,公司的“造血”能力有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在这几年中每年都是净流出状态,于是其不得不筹资来完成这诸多投资。在上述几年中,其每年筹资金额要么十几亿元,要么几十亿元,而这些巨额筹资大多以借款为主,这就面临着负债的大幅增加。

  据胜利精密2019年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三季度末,其账户上的货币资金尚有11.84亿元,不过据其2019年半年报显示,当时尚有超过3亿元的资金为受限资金,即使三季度受限资金不增加,其货币资金也只有8亿元。同期的资产负债表还显示,当期公司的短期借款金额还高达35.73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也有3.3亿元,再加上27.52亿元的应付账款,胜利精密短期内的债务压力显然是相当大的。

  要知道,在2016年期末时,其虽然有大量短期借款,但账户上的货币资金却还有40亿元,几年后的2019年三季度末,货币资金已经减少到不足12亿元,大量资金的流失,除了这几年用于并购外,实际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用于了投资项目,而这些项目却未能如期带来收益,大量投出去的资金不排除已经有“打水漂”的可能。

  就拿其盖板玻璃项目来说,胜利精密2019年将计提其他资产减值约20亿元,其中主要减值项目为盖板玻璃业务。胜利精密的盖板玻璃业务主要包括2.5D盖板玻璃项目和3D盖板玻璃项目。据上市公司介绍,其2.5D盖板玻璃已成为技术门槛较低,附加值较低的传统产品,与竞争对手在生产规模及成本控制上存在较大差距,由于手机市场盖板玻璃的更新换代以及公司的规模、发展速度未能形成有效竞争力,成本控制问题等也随之逐渐显现。在此基础上,公司2018年底陆续出现资金压力,导致供应链成本持续增加,业务关系弱化,客户订单流失,从而加剧了生产经营的亏损,对公司现金流已经产生极大负面影响。因此,公司于2019年下半年陆续关停了2.5D盖板玻璃产品生产线。

  那么其3D盖板玻璃项目情况又如何呢?其于2017年将触控模组项目、液晶显示模组项目未使用募集资金9.44亿元调整至智能终端3D盖板玻璃研发生产项目,该项目第一期投资额约7亿元,于2018年初投产。然而由于过于乐观的估计和提前的大额投入,目前产能利用率不到5%。第二期已投资约5亿元,由于公司面临的资金压力,目前已停止。

  另外,胜利精密在给深交所关注函的答复中也表示“公司自3D盖板玻璃项目投产2年以来,内部生产实际一直处于新产品打样阶段,团队缺乏量产和技术管理经验,良率较低,管理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下半年来,整体经营状况持续亏损,加上公司面临的资金问题,公司陆续关停了2.5D生产线和收缩了3D生产线,已流失了绝大部分3D玻璃加工的核心技术与管理人员。”

  除了上述两个盖板玻璃项目投入不及预期外,上市公司2014年开始建设,共计投资7.92亿元的舒城胜利产业园建设项目虽然已经达产,但始终未能达到预计效益,2019年上半年亏损了1260多万元;同样是于2014年就开始募集资金建设的苏州中大尺寸触摸屏产业化建设项目,虽然累计已实现盈利,但总体上仍未达到承诺累计收益的程度;而2016年募集资金建设的智能终端大部件整合扩产项目同样也未达到承诺累计效益,2019年上半年亏损2000多万元。

  总体来看,胜利精密不仅此前巨资高溢价并购的公司业绩纷纷“变脸”,且投巨资建设的项目也是亏的亏、停的停,这种情况说明了公司在资金使用效率方面是存在很大问题的。据胜利精密的现金流量表来看,从2010年上市以来,一直到2018年末,该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一直是净流出的,尤其是2015年公司开始大量并购以来,每年流出净额均在十几亿到二十亿之间。要知道,这些投资无不占用上市公司大量资金,但长期以来又始终未能带来投资收益,如此的资金使用,恐怕是胜利精密陷入财务紧张局面的重要原因吧!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王宗耀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胜利精密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