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切之下,海洋王还是选择并购来提振业绩。
作为特殊照明行业领先的民营企业,周明杰、徐素经过24年努力打拼,将海洋王推进了资本市场。然而,中国照明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激烈,海洋王也不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因而其经营业绩只能用“很一般”来形容。
2018年,海洋王实现营业收入12.53亿元、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1.90亿元,虽然二者的同比增幅均达到了两位数,但与8年前的2010年业绩相差不大,甚至低于2011年业绩。
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延续了增长之势,但经营现金流为负数。
为了扭转经营颓势,早在2016年,海洋王就筹划并购扩张以提升竞争力。彼时,公司拟以1.17亿元的价格收购浙江沪乐51%的股权。然而,筹划两年半、行业主管部门审查通过,海洋王却选择了放弃。原因是,二级市场上风云变幻,海洋王的股价也已跌去一半。
显然,单纯靠自身很难“杀出一条血路”的海洋王,在今年7月宣告终止上述并购后如今再启并购。根据公司前晚公告披露,其拟作价2.71亿元收购明之辉51%股权。此次并购,标的溢价率为1.58倍。交易对方承诺,标的在未来三年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81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虽然标的被公司视作优质资产,但能否达到预期还很难说。标的应收账款较多、资产负债率较高,且在并购前转移剥离了部分资产、负债。
收购前剥离7500万债务
海洋王并购的脚步仅停留了两个月,又开始前行。
9月9日晚,海洋王一口气发布了44份公告,核心内容就是公司拟控股深圳市明之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明之辉)。
公告显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向朱恺、童莉和深圳市莱盟建设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莱盟建设)收购其持有的明之辉51%股权,交易金额为2.71亿元。其中,交易对价的75%以发行股份方式支付,剩下的25%以现金方式支付。本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价格为5.63元/股。与此同时,公司还以询价方式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1.36亿元,用于支付此次收购的现金对价6783万元以及中介费用,并用于向标的公司补充流动资金5600万元。
海洋王十分看好并购标的,称其具有丰富的照明工程管理经验,可以与公司形成较好的战略协同效应,借助明之辉在照明工程行业的资质、经验和工程管理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明之辉主要从事照明工程施工、设计和维保业务等,是目前行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城市及道路照明专业承包一级》和《照明工程设计专项甲级》的公司。
本次并购,以截至今年4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标的公司100%股权评估值为5.32亿元,较其账面净资产为2.07亿元增值3.25亿元,增值率为 157.66%。
溢价并购之下,交易对方也作出了业绩承诺,即在2019年至2021年,明之辉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600万元、6100万元、6400万元,三年累计数为1.81亿元。
明之辉的业绩比较稳定。2017年至今年前4个月,其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91亿元、3.98亿元、1.18亿元,对应的净利润3548.97万元、4900.70万元、1961.09万元。对比业绩承诺数,实现的可能性似乎较大。
不过,在今年前4个月,标的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达484.73万元,超过去年全年的438.10万元。截至4月底,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60亿元。
备受关注的是,或为了本次收购,今年8月,明之辉存在资产剥离及转移债务情形。具体为,将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街景整治亮化工程项目剥离给内蒙古新能源,后者同时受让人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名债权人持有公司7474.08万元债务。
此番操作原因为,上述项目工程在2017年12月基本完工,但部分工程未签协议,无法进行工程进度款结算。上述操作完成后,对截至4月30日的资产和负债影响的金额均为7474.08 万元,分别占资产和负债的17.59%、34.26%,标的资产负债率因此下降至51.35%。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