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狂奔的易事特无奈走上了易主之路。
9月2日,易事特发布再度易主公告,控股股东扬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东方集团)及实控人何思模拟将所持公司29.9%股权转让给广东省国资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恒健控股),并保证后者要约收购5%股权。
与此同时,易事特公告,东方集团及何思模终止将上述同等规模股权转让给珠海国资珠海华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发集团)事宜。这一事宜始于去年11月6日。
长江商报记者对比发现,时隔10个月,易事特易主对象由对珠海国资变更为广东省国资,同样方式、同样数量股权,交易价格下降了约5亿元。
易事特易主有不得已的苦衷。
2014年初,易事特登陆创业板,迅即开启扩张模式。仅以资产规模为例,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总资产达127.35亿元,较其上市前夕的16.92亿元暴增了6.53倍。公司也转型至高端电源装备、新能源设备等领域。
大肆扩张一度让易事特经营业绩异常亮丽。2015年至2017年,公司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同)年均增速超过60%。
然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易事特在降杠杆背景下,扩张未达预期,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去年至今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连续双降。此外,公司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压力。
备受关注的易主,与实控人何思模接近80%股权质押率密切相关。二级市场上,近两年,公司股价早已腰斩。
时隔10个月易主生变
筹划了近10个月的易主事项突然生变,易事特转投广东省国资怀抱,令人有些意外。
根据易事特发布的最新公告,东方集团、何思模与恒健控股签署了《股权收购框架协议》,再度筹划易主事项。
根据协议,恒健控股先行协议受让东方集团所持易事特29.9%股权,待股权转让过户完成后,恒健控股采取部分要约方式再取得易事特不低于5%股权,全部收购完成后,恒健控股合计持有易事特不低于34.9%股权,进而取代东方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在要约收购期间,东方集团及何思模接受要约,并且保证恒健控股最终要约收购取得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合计收购易事特的股权比例不低于34.9%。
资料显示,受让方恒健控股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广东省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系国有独资投资控股公司。该公司以投资与资本运营、资产管理、金融业为主业,代表广东省政府、省国资委持有有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南方电网等多家央企股权,拥有全资及控股企业20多家,实际控参股多家上市公司。
在宣布与恒健控股签约的同时,易事特宣布与华发集团解除“婚约”。而这一事项,已经筹划了近10个月。
公告显示,去年11月6日,东方集团、何思模与华发集团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同样是先转让29.9%股权、再进行要约收购5%股权方式,华发集团成为易事特控股股东。
华发集团实力不俗,系珠海两家龙头国企之一,旗下有华发股份、华金资本等三家上市公司。
易事特解释终止与华发集团的交易时称,交易各方对有关后续事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对比两份公告发现,易事特的易主方式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受让方从地方国资换成了广东省国资。
此外,时隔10个月,尽管二级市场上,易事特的股价并没有大幅变动,但交易价格大幅缩水。
华发集团受让价格为5.08元/股,溢价8.32%,恒健控股没有溢价,且以前30个交易日平均价为交易价格,即4.43元/股。如此变动,如果仅以29.9%股权计算,交易总价从35.36亿元降至30.83亿元,降价4.53亿元。
实际上,东方集团原本出让34.9%股权,后调整为要约,且东方集团及何思模保证不低于5%的比例。如果以转让34.9%股权计算,交易总价的降价金额将超过5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易事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