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广发证券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子公司风险管理现状,修订了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优化了子公司风险授权及新业务审批授权管理、完善了子公司风险信息沟通与汇报机制、明确了子公司风险管理监督及检查机制,并通过风险管理系统建设提高了子公司风险数据对接的及时性及覆盖程度等。”
名誉受累“康美药业事件”
事实上,给广发证券发展蒙上阴影,令其感到难堪的还不仅仅是评级下降。
8月16日,随着ST康美发布的一纸公告,广发证券再次引起业内关注。
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下称《告知书》)。根据《告知书》,康美药业《2016 年年度报告》、《2017 年年度报告》、《2018 年半年度报告》、《2018 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等违法事实。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广发证券连续多年为康美药业出具督导年度报告书与现场检查报告,并对康美药业的运作情况进行正面肯定。例如在2016年,康美药业定增81亿元,广发证券保荐总结中对康美药业的评价是: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的情形,对自己的评价是诚实守信、勤勉尽职;又如在2017年,广发证券针对康美药业发布的督导报告的表示是公司治理结构不断完善,公司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完整,不存在违法违规现象。
公开资料还显示,广发证券不仅是美康药业的上市保荐机构,而且从2006年至2019年的13年间,广发证券还作为中介机构多次参与了康美药业的融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开增发、定增、配股,发行公司债、可转债、优先股),合计融资规模高达252.55亿元。
而就在2019年7月,正在冲刺科创板的晶丰明源突然被“取消审核”,原因竟然是被竞争对手起诉专利侵权,晶丰明源的保荐机构也是广发证券。
而在晶丰明源递交的招股书中,明确承诺公司不存在主要资产、核心技术等方面的纠纷,也不存在重大担保、诉讼、仲裁等事项,作为保荐机构广发证券对此也进行了核查确认。
对广发证券来说,受损的还不仅是名誉,此外还有真金白银的损失。
广发证券曾拟于2018年12月17日起6个月内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1.8亿股新股。应该说,年初市场的明显回暖为广发证券增发提供了绝好的契机。
然而,到了6月17日,广发证券却发布《关于非公开发行股票批复到期失效的公告》称,“由于市场环境和融资时机变化等因素,公司未能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发行工作,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
《投资者攻略》无意揣测个中缘由,但显然广发证券在同业向好的大背景下多少有些落寞。
来源:投资者报《投资者攻略》胡朝辉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广发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