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周市值蒸发1148亿且沦为ST的康美药业,在2001年后却与广发证券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和商业往来
再也不用费心去找那匹“白马”了。仅仅52周时间市值即蒸发1148亿元,截至5月28日午盘又续跌5.06%至4.88元/股。昔日普宁首富旗下那家赫赫有名的上市公司,此刻不仅要为可能遭致的更严厉的监管处罚担惊受怕,还需想想是否会进一步拖累当初的盟友。
就在康美药业(现已更名ST康美,600518.SH)因涉嫌重大财务造假问题被市场乃至交易所如篦如筛反复端祥后,曾经以保荐人身份助推其上市的广发证券(000776.SZ),同时一损俱损。
一旦撕开此前精心的层层包扎,那么创面的溃烂就势必再难遮掩。先是自称“会计差错”发布更正公告,而后又进行“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修正2017年年报中的部分数据错误,300亿元——这是康美药业主动核销的数字。
而就在5月5日晚间,康美药业又一则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已对其下发了针对相关媒体报道有关事项的问询函。在问询函中,上交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较为少见地直接引用了《299亿现金蒸发 康美药业创始人否认财务造假》一文中的内容,进而要求公司方面进一步核实并披露前期差错更正的12大相关问题。
与此同时,身为保荐人的广发证券亦处于风口浪尖。事实上,随着事态不断明朗,一个更大的版图已逐渐浮出水面,而二者间长期的默契互动又隐隐透露出藏在资本运作背后更深的利益瓜葛。
低价入股成为股东
康美药业实控人马兴田、许冬瑾夫妇及控股的信宏实业、博益投资乃至康美集团,一般被统称为“康美系”,而康美系与广发证券的过从甚密甚至不是新闻,二者在资本版图上联手亦做过不少大生意。
据《投资时报》记者了解,广发证券与康美系初次“牵手”是在2001年,彼时在康美药业上市过程中充当保荐人。
自此文后,两家公司便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密切合作。2006年,广发证券有意借壳上市,但该公司由员工持股一家名为深圳吉富的企业成为一个重要阻碍。按照相关要求,深圳吉富需要将所持的12.55%的广发证券股权悉数转手。彼时,身为康美药业副董事长的许冬瑾,以其全部控股的信宏实业接受了其中6200万股。据信源提供的信息显示,信宏实业的受让价格非常低——每股仅作价2元。由此,“康美系”持有了广发证券3.1%的股份。
而在2006年后的十几年间,广发证券的股东名单中一直没少了康美系的影子,根据最近的公开信息,隶属康美系的信宏实业仍在广发证券的十大股东之中。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康美集团对其持股比例仍达1.91%。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广发证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