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投资者至为担心的核心要素。如果还有,对辅仁药业将可能是致命一击。原因很简单,辅仁药业眼下可动用的货币资金实在少得可怜。
中报显示,1.34亿元货币资金中有1.28亿元因保证金和法院冻结因素,处于受限状态,6月底时未受限的货币资金约600万元。此后,根据问询函回复的数据,截至7月19日,辅仁药业未受限金额只剩下377.87万元。
不到四百万的货币资金,显然无法支撑半年营收近20亿元的运转。中报显示,辅仁药业为了应对资金周转困难,开始削减部分费用的开支规模。
数据显示,上半年辅仁药业固定资产期末余额36.40亿元,未计提减值准备;期间费用7.4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734.87万元,减少额度主要来自管理费用;管理费用1.29亿元,较上年下降3541.50万元,减少21.54%。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中报的管理费用细项数据显示,水电房租费、修理检验费、办公费比去年同期消减幅度分别为49.34%、70.86%、65.38%。
这些费用如此大幅的消减,对生产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出现停产等生产经营的重大不利变化?固定资产未计提减值准备是否审慎?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
在提出这些质疑的同时,上交所特别要求辅仁药业列示主要子、孙公司上半年及去年同期开工率情况。
此外,上交所还关注到辅仁药业中报的一个数据——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2789.03万元。上交所由此特别要求辅仁药业说明是否存在拖欠职工薪酬的情况。
是否存在关联方侵占利益?
资料显示,辅仁药业主要采用经销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先通过经销商签订销售合同,再由经销商销售至医院等终端客户。
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存货期末余额7.05亿元,较期初增加16.72%,主要为库存商品2.75亿元、原材料1.75亿元,在产品1.76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辅仁药业未计提跌价准备,库存商品跌价准备转回或转销109.87万元。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上半年在营业收入下滑情况下,辅仁药业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9.84亿元,同比增长12.17%;其他应收款余额由去年底的0.17亿元暴增至6月底的18.35亿元,“主要系关联方借款所致”;长期应收款期末余额2382.32万元,为融资租赁款。同时,预付款项期末余额也达到4.84亿元。
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否存在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利益情况?是否存在关联方利益输送?是否存在售后回购或退货?是否具有业务实质?
在应付款项和预付票据方面辅仁药业上半年也有一些异常变化。
半年报显示,辅仁药业其他应付款期末余额10.62亿元,较期初增长47.5%,主要为非关联方资金拆入7.51亿元,较期初增加3.6亿元。此外,应付票据期末余额1.85亿元,其中银行承兑汇票1.39亿元,货币资金中票据保证金1.14亿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辅仁药业答复:7.51亿元的非关联方资金的拆出方是谁?拆借利率、期限以及未来偿付安排怎样?应付票据是否存在真实业务背景?
引人关注的还有,辅仁药业在中报称,上半年四项重点工作之一是项目建设。事实上,新项目的实施的确将为公司经营效益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数据上看,辅仁药业上半年在新项目上投入不少,半年报显示,辅仁药业其他非流动资产期末余额1.09亿元,较期初增长98.19%,主要为预付工程、设备款较期初增加5742.51万元。
但这些投入,是否存在向关联方提供资金等损害公司利益的情况?预付工程、设备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及合理性是什么?预付工程、设备款的交易对象、关联关系、购置明细、金额、结算安排又是怎样?
引发相关疑问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譬如,从数据上看,开鲁厂区生产线及配套工程在预算数并未改变且投入增加情况下,投入比例不增反降,这类在建工程投资数据的异常,甚至“逼迫”上交所也提出了那个“终极”问题——在建工程相关投资是否实际流入关联方?
辅仁药业从“大白马股”坠落为“ST”的过程,《投资时报》曾自7月起,持续跟踪、发布了5篇报道。期待在证监会和上交所监管压力下,辅仁药业能尽快摆脱“资金黑洞”,生产经营走上正轨。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李浥尘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辅仁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