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回望海尔35年发展史:在变革中逐渐失速

  2005-2012年:变革中错失机遇

  砸冰箱重产品的年代已经过去,海尔的精力逐渐投放到内部组织改革。2005年9月,在海尔全球经理人年会上,张瑞敏第一次正式提出将“人单合一”作为全球化竞争的新模式。此后十余年,海尔都沉浸在对这一模式的探索中。

  什么是“人单合一”?这是海尔自创的一个新的管理概念。张瑞敏解释了“人单合一”的意思:“‘人’就是员工,‘单’表面上是订单,本质是用户资源,表面是把员工和订单连在一起,但订单的本质是用户,包括用户的需求、用户的价值。”

  简要地说,通过组织变革,海尔形成扁平的公司管理架构。传统模式下,用户听员工的,员工听企业的,“人单合一”模式下,企业听员工的,员工听用户的。

  “人单合一”模式并没有给海尔带来惊天动地的业务增长,反而“折腾”了公司员工。在号称可以激发基层员工的创造性的模式下,根据《中年海尔》的报道,2013年海尔有一万多名中层干部离开公司。但这并没有在带来管理成本的下降,管理费用占营收的比重从2013年的6.29%提升至2017年末的6.99%。

  当张瑞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组织变革时,格力已经逐步反超海尔。

  原因是,海尔错失了空调市场的机遇。对比三大巨头,在空调的普及过程中,格力电器在2003-2007年连续5年实现40%的营收增长。这期间,正是中国空调市场飞速发展时期。

  海尔近几年也开始重视空调业务,但空调行业已经饱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合计占有60%的市场份额,海尔不过12%。

  其实,格力早在2012总营收规模便破千亿,2017年实现1500亿。而海尔2012年总营收才798亿元,直到2016年总算突破千亿,其中收购通用电气家电(GEA)业务贡献了258亿元。另一家白电巨头美的集团,也早在2013年突破千亿大关。

  2012-2019年:网络化战略

  2012年12月,海尔集团宣布进入第五个发展阶段——网络化战略阶段。海尔计划在这个阶段更深入地利用“人单合一”的管理模式,从传统制造家电产品的企业转型为面向全社会孵化创客的平台。

  在新的战略指引下,“人单合一”有了新的解释:它使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CEO,把员工从传统的科层制中解放出来,组成一个个直面市场和用户的小微企业。海尔从“人单合一”的组织创新中,延伸出用户思维反哺制造,利用用户需求来做定制化产品,COSMOplat平台也由此诞生。

  2017年以来,家电企业纷纷瞄准了“智能制造”这个赛道,海尔从2012年便开始布局U+智慧生活馆,布局智能家电,生态家电。

  现阶段,国内智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生产过程的优化,更多偏向新技术,比如运用机器、AI;二是侧重价值链的创新,其模式创新的味道更浓。海尔的变革方向偏向后者。

  然而,家电本身都具备很高技术含量,离不开研发持续投入。年报数据显示,在2018年,海尔总共投入了50.80亿元用于研发,仅占公司总营收的2.94%。美的和格力在投资未来上更慷慨,两者在过去三年的研发支出稳定在3.8%左右。海尔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显著低于竞争对手,单从2018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到,美的的研发投入金额近乎海尔的两倍。

2016-2018年海尔、美的、格力研发资金投入对比

  根据海尔2018年年报,报告期内,智慧家电销量增长70.8%、智慧家庭用户数量增长15.6%,物联网生态收入28亿元。这一年,海尔建成四个智能家居城市体验中心、423家全屋智能家居整合店、3037家全网智能家居体验店。2018年,全屋整合渠道零售额突破50亿元,增长100%以上。令人遗憾的是,已经探索7年的智能生态并没有带来实质大幅收入增长,其中物联网生态收入仅占海尔2018年总营收的1.52%。

  正如张瑞敏所言,海尔要避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结局,还是要回归到“似曾相识”的轨迹上,扎深技术创新。

  来源: 亿欧网 戴丽芬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尔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