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受困于家电行业整体陷入低潮的同时,当前青岛海尔自身的盈利能力亦稍显逊色,加权ROE持续低于格力和美的
6月5日晚间,青岛海尔(600690.SH)发布公告称,公司全称拟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相应地,公司证券简称由“青岛海尔”变更为“海尔智家”。这意味着,青岛海尔在物联网时代下的转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行业竞争充分、产品同质化较高,同时消费分级、智能化加速趋势明显的大背景下,转型无疑是势在必行。2018年中国家电行业市场规模增幅大幅回落,青岛海尔营业收入和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虽然再创新高,但增幅均降至3年来最低,冰箱、洗衣机等优势产业的毛利率出现下降。进入2019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增幅下滑的趋势依然未有改变。
在受困于家电行业整体陷入低潮的同时,与同行龙头企业相比,当前青岛海尔自身的盈利能力亦稍显逊色。过去几年,青岛海尔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称加权ROE)始终低于美的集团(000333.SZ)和格力电器(000651.SZ)。
对此,资本市场自有判断——青岛海尔的总市值不足美的集团、格力电器的三分之一,且较一年前缩水了21%。
更名能否纾困,尚是未知之数。

上市26年更名两次
1993年11月,青岛海尔在上交所上市。彼时,该公司全称为“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包括电冰箱、电冰柜、微波灶、空调器、磁控管、热水器、洗衣机、通讯设备等产品的制造。2001年5月,该公司名称变更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时隔18年后,青岛海尔再一次在公司名称上作出改变。
青岛海尔在6月5日的公告中称,公司自1993年上市至今,已发展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构建“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运营架构,2018年全球收入中海外收入占比42%,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主营业务已从单一的冰箱产品拓展到冰箱&冰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房电器等全品类的家电。为更好地体现公司全球化发展,推进公司物联网智慧家庭生态品牌战略的实施,公司全称由“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可以看到,新名字去掉了地域前缀,更贴合其全球化战略,且突出了智慧家庭的战略布局。不过,青岛海尔此次公司全称变更尚需提交公司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且需提交公司工商行政主管单位审核并以其核准结果为准履行相关变更登记程序;此外,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也需提交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自该公告发布至6月13日收盘,青岛海尔股价上涨了3.24%。
两次更名中不难看出青岛海尔上市以来的发展脉络:从聚焦冰箱主业到完备家电产业链,再升级到智能家居。其营业收入亦从1993年的不足8亿元,增至2018年的1800亿元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4%。
但是,高速增长的营收数字,亦难掩其所暴露出的颓势。
营收利润增速为过去三年最低水平
2018年,青岛海尔实现营业收入1833.17亿元,归母净利润74.4亿元,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但增幅却有所下行,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17%,归母净利润增幅则只有个位数,为7.71%,均为过去三年最低水平。2019年一季度的表现亦不理想,其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0.17%、9.41%,均低于2018年同期水平。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海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