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投资收益中,理财收益1.21亿元,另有一笔6.49亿元,可能是公司去年初完成对所持朗诗集团19.89%股权出售,交易价为6.62亿元。
去年,江苏国泰委托理财发生额为33.15亿元,期末未到期金额为32.35亿元。对比发现,今年,公司对投资理财的力度更大。
其实,近几年,江苏国泰的投资收益为净利润贡献不少。2016年、2017年,其投资收益分别为0.81亿元、1.65亿元,2016年,公司无理财收益,2017年为0.37亿元。
净利率长期低位徘徊
热衷于投资理财,与江苏国泰自身主营业务盈利不强有关。
江苏国泰主营供应链服务和化工新能源业务,其中,供应链服务,其实质就是贸易业务,去年,其贸易业务营业收入高达354.19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6.25%。
其实,江苏国泰自从成立以来,其主要从事的就是纺织服装、化工、玩具等产品进出口贸易。只不过,上市13年来,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一直不强。
经营业绩数据显示,2006年,江苏国泰实现营业收入31.47亿元,直到去年,13年间,除了2007年、2009年有过微调外,其余年度均在增长。至去年,其营业收入达到368.60亿元,增长了10.71倍。同期,净利润在2012年、2013年,其余年度也在持续增长,去年,其净利润较上市首年增长了12.73倍。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江苏国泰的净利润大幅增长,并非来自主营业务自身盈利能力增强,更多靠业务规模推动(2018年则是靠投资收益)。实际上,在2015年以前,公司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在2亿元、1亿元左右徘徊。
2015年,江苏国泰实施重大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等途径作价53.13亿元收购华盛实业等12家公司,同时配套募资28.03亿元。该项交易于2016年完成,自2016年开始,公司的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由2015年的72.93亿元跃升为2016年的297.38亿元,当年的净利润也因此大幅增长。
重组之后,虽然江苏国泰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好看了不少,但其实质上的盈利能力并未增强。
毛利率方面,上市之初,公司的毛利率为9.22%,此后维持震荡走势,期间最高为14.40%,2016年至2018年为11.89%、11.39%、12.53%,无明显上升。净利率同样无明显上升。上市13年来,2006年、2007年不到3%,2009年最高,达到6.01%,近几年回落至4%以内。整体上,上市以来,除了2009年超过5%,其余年度均不到5%,更有7个年度低于4%。
投资者似乎对江苏国泰也不十分看好。今年4月,其年报披露前,公司股价最高达8.43元/股,7月26日,其收盘价为5.38元/股,跌幅为36.18%。截至7月26日,公司总市值为84.12亿元,仅为公司一季度末总资产的38.57%。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国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