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亿收购款违约未结 上亿侵占资金不明
真假失控的背后,更深层次的是双方股权转让纠纷。
6月28日,文化长城发布关于财产保全事项的公告,称其持有的翡翠教育的67.27%股权被申请财产保全,保全金额近3246万元,保全时间2019年5月17日至2022年5月16日。
公开资料显示,翡翠教育成立于2012年,主要致力于互联网新兴领域的职业技术培训。2017年9月,文化长城以总价15.75亿元收购翡翠教育,其中发行股份支付8.22亿元,现金方式支付7.53亿元。合同约定,文化长城支付现金对价的时间节点为:在募集配套资金足额到位10个工作日或者标的股权交割后90天内(以先发生的时间为准),一次性支付完毕。
然而,文化长城一直未按约定期间支付现金及部分股权对价。
此次文化长城公告的翡翠教育股份被财产保全,申请方为翡翠教育原股东、文化长城现股东新余信公成长新兴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起诉书称,原股东按照协议约定已将翡翠教育100%转让给文化长城,并于2018年3月27日完成工商变更。但文化长城未按约定向原股东支付现金部分股权对价,形成合同违约,股权转让款3239.3978万元。
事实上,向文化长城追讨股权转让款的并非这一家。6月28日,在对深交所年报问询的回复中,文化长城披露,安卓易科技、御景投资、纳隆德、新余卓趣、天津钰美瑞、朱慧欣、普方达等原翡翠教育股东起诉追讨股权转让款。
文化长城公告中披露,已支付了现金购买对价1.46亿元,与合同约定现金支付还差6.07亿元。
与此同时,文化长城与翡翠教育还有上亿占用资金不明。文化长城公告显示,2018年11月30日,其分别向翡翠教育的控股子公司完美空间、创思兰博借款8000万元和3000万元,用于支付翡翠教育交易方之一安卓易(北京)的现金股权对价。
但翡翠教育称,是文化长城董事长蔡廷祥利用实控地位,使得创思兰博的1.0097亿元款项,被银行划转至与翡翠教育无任何业务关系的名源陶瓷,但蔡廷祥多次承诺归还仍未果。
对此,双方各执一词。
翡翠教育贡献净利超一半文化长城应收账款同比增98%
财报显示,2018年文化长城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117.31%,净利2.05亿元,同比增长178.85%。其中翡翠教育分别占文化长城合并营收和净利的45.72%和63.24%。从2018年半年报看,翡翠教育也贡献了近一半的净利。
如此好的业绩,上市公司为何要将翡翠教育“抛弃”呢?
对此,长江商报记者致电文化长城,但一直无人接通。
抛开翡翠教育,文化长城自身财务问题也不少。年报显示,2018年文化长城账面资金4.36亿元,同比下降21.16%;应收账款3.61亿元,同比增长98.5%;短期借款达3.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8.82%,同比增长66.67%。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告中,靠陶瓷业务发家的文化长城与3家潮州市陶瓷厂——潮州市枫溪区锦汇陶瓷原料厂(下称“锦汇陶瓷”)、潮州市名源陶瓷有限公司(下称“名源陶瓷”)、潮州市源发陶瓷有限公司(下称“源发陶瓷”)存在着高达5.35亿元的应收、预付款。
对此,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的专项说明中, “由于未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无法判断该等款项的性质及期后的可回收性”,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结合实地走访了解认为,“文化长城预付、其他应收锦汇陶瓷1.17亿元与锦汇陶瓷厂房、设备情况不匹配”,与此同时, “无法判断文化长城预付、其他应收名源陶瓷3.47亿元与名源陶瓷厂房、设备情况是否匹配”。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金慧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文化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