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外,在2018年的抗癌药医保准入谈判中,第二代和第三代EGFR-TKI药物阿法替尼和奥西替尼相继被纳入医保,这可能也会加大凯美纳的竞争压力。
研发支出飙升,全面押注新产品
面对日益加剧的竞争环境,公司加大了新药的研发,不仅包括自研,还包括了对外合作以及权益引进等方式。
如下图所示,贝达药业的研发支出从2016年的1.62亿跃升到了2017年的3.81亿,研发支出在营收中的占比也从15.60%上升到了37.09%。2018年半年报时,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到了45.79%。

不过,随着公司研发支出的增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比例也在增加。以2018年半年报为例,在公司2.66亿的研发投入中,资本化的金额为1.43亿,占比超过了50%。
截止2018年半年报,公司共有在研产品超30个,其中进入三期临床的有三个,分别是X-396(ALK抑制剂)、CM082以及MIL160。

X-396(下称恩莎替尼)是第二代的ALK(一种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有ALK突变的肺癌患者。根据财通证券此前研报整理的数据,恩莎替尼的国内目标人群约为5万。
竞争格局上,目前国内有一个一代产品以及两个二代产品获批,分别是辉瑞的克唑替尼、诺华的塞瑞替尼以及中外制药株式会社的阿来替尼。其中,后两者都获批于2018年。
在2019年1月23日公布的临床进展中,公司称国家药监局已经按照相关程序组织开展对盐酸恩莎替尼的审评工作。由此推断,如果一切进展顺利,该产品可能会在不久后获批上市。
CM082是一款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PDGFR)靶点的口服抑制剂,可用于眼科及肾癌、胃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公司对该款药物拥有完整的海内外权利。
目前,CM082针对肾癌、黑色素瘤等癌症的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进行中。此外,公司在2019年1月17日公告称CM082与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JS001)联用于未经治疗的局部进展或转移性粘膜黑色素瘤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
MIL60则是一款贝伐单抗生物类似药,目前处于三期临床试验中,虽然竞品众多,但根据券商研报整理的数据,公司的进度位居国内前三。
除了这三款进度较为领先的产品,公司还有其他布局。比如,针对EGFR-TKI三代市场,公司与益方生物就D-0316(一种三代EGFR-T790M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项目开展合作,获得了该项目的中国权益。
未来,在老产品遭遇强劲挑战后,新产品能否接过交接棒,完成新老更替?(来源:面包财经 出处:新浪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贝达药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