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汽车之家刚满两岁。
李想带着所有员工给这个孩子定规矩,大家写满了整个黑板,李想最终只留下了三条:
1. 永远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2. 永远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3. 要先做好60分,再去做100分。
在后来12年的时间里,这个孩子逐渐成为了中国乃至全世界访问量最大的中文汽车网站,估值达到600亿,拥有着令人眼红的流量和话语权。
但从1月初开始,汽车之家却因为太不守规矩,遭到了几大经销商巨头的联合强势封杀。
先是中升集团宣布要掐断有关汽车之家新增会员和广告投放计划的所有审批。
消息一出,吃过哑巴亏、受了不少委屈的运通集团、庞大集团、上海永达集团纷纷坐不住了,紧跟着越来越多的经销商跟上了“封杀”的节奏。
封杀的原因是因为汽车之家极其不合理的涨价:
19年经销商会员的执行报价集中在10-25万元区间,甚至一些执行价的豪华版报价已经高达51万元,会员报价不断上涨。
运通汽车集团总裁李竑直接叫板汽车之家:“一个靠汽车经销商起家的垂直网站当羽翼渐丰时,居然想依靠垄断来侵食。”
这句话里的汽车之家,似乎打破了李想当初定下的所有企业价值观。
创新的汽车之家,变味儿的汽车之家还是想要垄断的汽车之家?
创新的汽车之家:用户永远最重要
李想在汽车之家做了两件小事儿:
第一,教育出来一大批至今活跃在各大汽车论坛里的“键盘车神”;第二,顺便教育了一下同行,让对手知道什么叫真正的汽车论坛。
李想有一招很绝,就是火箭更新频率。
汽车之家成立于2005年,虽然谈不上早,但当时整个中国所有的汽车网站,不论是门户,还是垂直网站,没有一个网站周六周日是有更新的,但用户买车的时间通常都是在周末,这是汽车之家最初的突破口。
李想曾经用“一帮垃圾” 来形容当时的汽车网站,“所有的人天天在发厂商的新闻稿,不做任何东西,懒到没法再懒的地步。IT网站有竞争,汽车网站没有。”
所以,只要能保证周六、周日都有更新,那就属于白送流量。靠着周末更新,李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让汽车之家的访问量稳定在整个汽车网站的前五名。
李想是人性高手,他发现,日更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
每天早上上班的时候,用户打开电脑都会看网站,如果用户看到网站跟前一天的内容一模一样,多伤心。
于是,李想又加快了更新的频率,让编辑们每天下午写出新内容,晚上8点更新一次,第二天早上8点再更新一次。
在当时,所有人在早上打开网站的时候,仍然只有一个网站是更新的,就是汽车之家。不到半年的时间,汽车之家的访问量进到前三名。
怎么冲到第一?李想觉得还要提速!提速!再提速!
2006年,所有的汽车网站在参加完汽车厂商的试驾会以后,文章的发布时间一般是一周以后,但李想不,恨不得一切准备好,发布会现场公布完价格,就按下发布键。
在李想眼里这样慢吞吞的频率根本不是互联网公司,“简直太龌龊了,难以置信”。
李想时期的汽车之家,是全年365天坚持周六周日、重大节假日、早晨、晚上有更新的网站,这种速度让同行眼红、嫉妒并且痛苦。
2014年的时候,很多媒体成立一个联盟,叫不当日更新的联盟,但后来,这个联盟瓦解了。
除了速度,早期的汽车之家在质量上做到了专业但不枯燥无聊。
在李想搭建的强大的产品库里,只要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车都有专门的车型频道,从参数配置到产品报价,从车型照片到用户口碑,从静态评测到动态实测一应俱全。
在汽车论坛里,众多车友在一起吹牛撕逼,好不热闹。
新车除了必须当天更新以外,李想要求所有的文字和所有图片必须是原创的,绝对不能用代理公司或者厂商提供的任何文字和任何图片。
不到两年的时间,汽车之家的访问量,就成为了垂直网站的第一名。
“吃相难看”的汽车之家:涨价、涨价、再涨价!
变化,在汽车之家改姓“平安”之后悄然发生着。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汽车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