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临近监管红线
“港漂”不到一年就急着回A的郑州银行,面临着不小的资本金补充压力。
郑州银行在招股书中披露了募资用途,称此次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两次水平。
招股书显示,2015年以来,随着规模的快速扩张,郑州银行的资本消耗较快。2015年至2017年6月30日,其资本充足率为12.20%、11.76%、12.08%,符合不小于10.5%的监管要求。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9%、8.80%、8.61%,距离8.50%的监管红线仅0.11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09%、8.79%、8.59%,高出监管底线7.5%1个百分点。
实际上,2015年,郑州银行赴港上市,募资50亿港元补充资本金,其上述三个监管指标大幅改善。不过,由于港股市场对城商行的认可度并不高,赴港上市并不能形成持续融资能力。因此,该行H股上市一年后就转战A股。
除了上市融资外,郑州银行还通过多种渠道融资补血。
去年上半年,公司一级资本充足率告急,随后,公司发行了11.91亿美元境外优先股,并成功发行二级资本债20亿元,绿色金融债30亿元。多次发债之后,截至今年3月底,该行的二级资本债余额为70亿元。
上述融资后,至2017年底,郑州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升至13.53%、一级资本充足率升至10.49%,而没有得到补充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降至7.93%,距7.5%的监管底线已不远。
由此可见,在A股上市募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已成为郑州银行的迫切要求。
长江商报 记者 沈右荣 实习生 万少清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搜索更多: 郑州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