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一位北京P2P行业的人士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翼龙贷的流动性不容乐观,一方面,由于监管机构对整个P2P行业的大力整顿,翼龙贷在过去一年中的规模扩张等方面大不如前;另一方面,逾期率与坏账率的提升也对翼龙贷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经营模式饱受质疑
正是由于平台逾期率和坏账率的上升,翼龙贷的暴力催收时有发生。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以“翼龙贷”为关键词搜索,就出现了十几条涉嫌暴力催收的案件。
对此,翼龙贷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坚决抵制暴力催收,持续强化对合作商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问题,绝不回避,严肃处理,积极维护投资人、借款人的合法正当权益!
“翼龙贷的暴利催收现象之所以比较严重,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采取‘加盟商’的经营模式,因此包括风控在内的很多工作都进行外包,对很多加盟商的真实状况难以及时掌握。”上述P2P行业人士坦言,“曾经,加盟商经营模式令翼龙贷快速地扩大规模而成长起来,但如今这一模式却煎熬着翼龙贷。”
所谓加盟商模式,也称“熟人”借贷模式,指本地加盟商利用地域优势,向平台推荐借款人,翼龙贷平台方再统一在线上撮合资金。据了解,借款人出现逾期或者坏账也由加盟商提前缴付的加盟费和风险保证金兜底。但是借款的审核以及各种额外费用的收取,都在加盟商手里,此外,这种“熟人”借贷模式债权的质量无法保证。
据翼龙贷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17年11月,这家公司的全国加盟商共有1279家,覆盖了超过全国1000多个区县。
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翼龙贷加盟商跑路事件频发。
2017年12月2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裁判文书显示,翼龙贷石家庄加盟商白玉托涉嫌职务侵占,利用职务便利,将贷款人偿还给公司的钱款截留并侵吞,涉案金额逾570万元,构成职务侵占罪,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
2017年7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刑事判决书中,沧州翼龙贷负责人任德全,利用职务便利,将单位财物催收后未归还到翼龙贷网络平台,而非法占为己有,侵占数额210.1万元。
2016年3月期间,因催收、垫付等问题,翼龙贷开封市加盟商相关人员一度拘禁下辖的兰考县加盟商负责人,并因催收问题一度殴打借款人。
2017年5月31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法院审理原审被告人白玉托犯职务侵占罪一案,作出(2016)冀0102刑初206号刑事判决书。原判认为,被告人白玉托作为公司人员,利用经手该公司小额贷款业务的职务便利,将贷款人偿还给公司的钱款截留并侵吞,涉案金额逾57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职务侵占罪。
企查查信息显示,翼龙贷类似这种加盟商的纠纷,法院的裁判文书数高达51个,加盟商模式饱受质疑。
对此翼龙贷称,接下来将进一步做好对合作商的分级管理,奖优罚劣,日常管理中注重提高合作商的业务拓展及服务能力,也将不断探索优化符合业务发展和风控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明确退出流程,对经营情况欠佳、资产质量在一定时间限度内不达标的合作商,主动清退。
《国际金融报》 付碧莲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翼龙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