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正在从单一性的金融服务逐渐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金融支持与文旅消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等12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强化北京市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金融供给,更好满足北京市消费领域金融服务需求,推动大力提振消费。
《实施方案》明确把促进文旅体育消费提质升级、丰富住宿餐饮业金融服务供给等作为金融支持的重点领域,要求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不断扩大金融消费优惠场景覆盖面。
金融支持是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有力举措和关键所在。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各地在抓好政策落地落实的基础上,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文件,推出相关举措,不断加大对文旅消费的支持力度。此次北京市出台《实施方案》,推出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举措的“北京版本”,体现了北京在探索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上的系统考量和工作力度。同时,以北京市《实施方案》为切入口,也能直观感受到金融支持文旅消费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一是金融支持已经成为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动力。文旅产业发展潜力大、韧性强,在扩大内需、带动消费、稳定预期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规上文化企业7.8万家,比2020年增加1.3万家。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必然带来对资金的强烈需求。为文旅产业发展和消费提供更加多元化、精准化的金融支持,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
这就需要各地有关单位进一步认识金融支持对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重要意义,把金融支持有机嵌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之中,切实把金融赋能转化为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助推跑出提振和扩大文旅消费的加速度。
二是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要在系统性上做文章。文旅消费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新的消费增长点和动力源,具有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带动性强等特点。当前,文旅消费面临着需求结构不断升级的趋势,需要完成供给结构的调整优化任务,需要在有效供给和创造新需求上找准着力点、下足真功夫。这就要求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不仅要解文旅消费“燃眉之急”,更应着眼长远,谋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长远之计”。
《实施方案》从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挖掘消费潜力、完善重点群体配套服务释放消费需求、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扩大消费供给、加强政策协同发力培育消费沃土、加强基础金融服务优化消费环境等六方面提出18项具体措施,体现了涵盖需求和供给两端、兼顾重点领域和重点群体的系统思维和周密安排,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的系统性、长期性。
三是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要在增强获得感上求实效。企业发展信心和个人消费预期是市场的“晴雨表”,也是评判金融支持力度和成效的“温度计”。如何让企业敢投入、愿投入,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考量的是金融支持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这就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立足文旅资源优势和市场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金融支持具体举措,让文旅企业和个人切实感受到金融支持的强大助力。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全民阅读、文艺演出、直播探店、非遗传承、乡村文旅、民俗文创等领域和北京消费季“京彩四季”主题活动,创新融资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同时,还针对银发群体、境外来华人员等重点群体,提出优化服务模式。这些举措都将有利于增强文旅企业和个人对金融支持的获得感,更好挖掘文旅消费潜力,更好助推文旅消费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支持助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正在从单一性的金融服务逐渐向综合性的金融服务转变,金融支持与文旅消费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金融支持文旅消费的方式更加多元,支持工具不断创新和优化。相信在金融支持的强大赋能下,文旅消费必将迎来新的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报 特约评论员 银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