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增强消费品供需适配性进一步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到2027年,消费品供给结构明显优化,形成3个万亿级消费领域和10个千亿级消费热点,打造一批富有文化内涵、享誉全球的高品质消费品。到2030年,供给与消费良性互动、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方案》提出,强化人工智能融合赋能。支持各地开发历史经典产业数字艺术品,建设数字博物馆和云博物馆。大力发展休闲和运动产品。面向赛事经济、户外经济、冰雪经济等新需求,加强多功能智能化体育健身器材、冰雪和户外运动装备等优质产品供给,发布体育优品推广目录。聚焦山地、水上、冰雪、汽摩、航空等运动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航空飞行营地、特色运动装备器材产业园。推动健康产品创新发展。推动旅游与康养相结合,开展中医药保健、药膳食疗等服务,打造定制化产品。
《方案》明确,扩大历史经典名品影响力。推动老字号守正创新发展。支持各地建设一批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基地、大师工作室、非遗工坊等。鼓励国产名特优新产品、消费名品、非遗产品、国货“潮品”进入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优化离境退税办理流程,推广“即买即退”措施。
《方案》提出,拓展多元兴趣消费供给。积极发展宠物周边、动漫、潮服潮玩等兴趣消费产品。在严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低空旅游、航空运动、私人飞行、消费级无人机等低空消费供给。拓展汽车改装、房车露营、汽车赛事等汽车后市场消费,促进汽车租赁高质量发展。
《方案》明确,有序发展平台消费。有序发展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策展零售、循环电商等新业态。鼓励平台企业依法合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挖掘用户需求,匹配推送产品和服务。支持平台企业应用虚拟现实、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智技术,打造多场景、沉浸式消费体验。引导平台企业开展品牌品质促消费活动。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经营者资质审核和商品信息核查,完善消费纠纷快速处理机制。
《方案》还提出,强化财政金融支持。用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统筹相关资金渠道支持消费品产业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撬动作用。丰富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消费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和便利度。借助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优质老年产品的支持力度。举办特色活动。系统培育中国消费名品方阵,遴选并推广千个以上知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万件以上优质消费品。打造“购在中国”品牌。
来源:中国旅游报 记者 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