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扎实推进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环境建设,助力提振消费,市场监管总局等13个部门联合开展11月全国“优化消费环境月”活动,近期又正值购物平台狂欢期,各类促销活动眼花缭乱,大学生群体作为线上消费主力军,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和非法集资的侵害目标。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类风险案件呈上升趋势,主要风险层出不穷,一是“低价促销”陷阱,不法分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双十一专属低价”“内部优惠券”等信息,诱导大学生点击钓鱼链接,窃取个人信息及支付密码;二是“校园贷”变种诈骗,不法分子以“分期购物免息”“额度提升”为诱饵,变相开展非法放贷,伴随高额手续费、违约金等隐形成本;三是“兼职刷单”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声称“刷销量赚佣金”,要求先垫付资金,初期小额返利吸引投入,后期卷款跑路;四是“明星周边众筹”骗局,假借“双十一限量周边预售”等名义发起众筹,筹集资金后失联,实质为非法集资。
宁波人保财险温馨提示大学生:
坚持正规渠道,筑牢消费安全防线。通过官方APP或官网参与促销,不点击陌生链接、不扫描不明二维码;切勿轻信社交平台、陌生人私信等非官方渠道发布的低价信息;
树立理性认知,规避借贷消费风险。秉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理念,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双十一”购物清单,避免因“低价诱惑”、“凑单满减”而盲目跟风消费、冲动消费;坚决拒绝“校园贷”“分期购物贷”“美容贷”“创业贷”等各类面向大学生的非法借贷产品;
强化风险识别,远离违法违规陷阱。牢记“三个明确”识别要点,一是明确刷单违法,参与刷单不仅可能遭受财产损失,还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遇“刷单赚佣金”类信息一律拒绝并举报;二是明确众筹需核资质,参与各类众筹活动前,务必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核实发起方主体资质,确认其为合法注册企业;三是明确高回报必存风险,对“低投入高佣金”“稳赚不赔”等承诺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贪利陷入骗局,同时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明晰维权路径,及时处置风险事件。若发现自身可能遭遇诈骗或疑似非法集资行为,应保持冷静,第一时间终止与不法分子的所有联系,保存证据;若个人信息泄露,应立即修改密码,最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来源:中国宁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