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新的外卖订单。”清脆的提示音响起,接单机器应声“吐”出一张小票。厨师利落地将其贴在外卖窗口,转身开始备餐。透过明厨窗口,后厨的情况一目了然;而在线上,点开这家店铺的外卖点单界面,后厨画面正在被实时直播,从拿取食材到烹制装盒,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见。这是北京市朝阳区一家饭店的真实一幕,也是“互联网+明厨亮灶”的一个生动缩影(11月11日《法治日报》)。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是不容轻视的社会议题,一直以来备受人们关注。如果食品安全没法得到保障,那么“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才能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当下,得益于外卖平台的快速发展和外卖的便捷体验,网络订餐已然成为人们青睐的点餐方式,十分普及。尤其对那些忙于工作没有时间买菜烧菜的“打工族”来说,点外卖早已成为家常便饭。然而,受到利益、不良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外卖商家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始终像跗骨之疽一样存在,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食品安全问题不容轻视,只有确保安全,才能真正地给人带来方便。而做到这一点,需要政府、平台、商户、骑手和消费者提升安全意识,多方协同,从源头做好防护,从制作、流通、买卖各个环节做好品质把控,守牢食品安全的底线。其中,相关环节的公开透明必不可少。今年3月,《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出台,提出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无堂食外卖监管和社会监督,此举为相关食安问题开出了一剂良方。
通过便捷的网络,消费者可以一览无余地了解食物从食材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用了什么材料,怎么制作加工,放了多少调味料……消费者看得清清楚楚,吃得明明白白,也就不会对摄入的食物感到不安。
“互联网+明厨亮灶”,不仅让消费者吃得更加放心,也间接地提升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感。事实上,食品安全不仅对消费者来说至关重要,对于商家来说亦是。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即维护商家品牌形象的基准。借助这种线上监督,还能督促部分商家从“被动监管”转向“主动透明”,改正习惯,提升服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来源:宁波日报 潘玉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