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讯 10月20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广东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广东省各级消委会处理消费者投诉24.84万件,其中受理并调解结案17.36万件,同比下降8.99%;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04亿元,同比下降44.5%。
其中,商品类投诉73459件,占投诉总量的44.09%,同比下降5.37%;居前三位的是家用电子电器类(25155件)、服装鞋帽类(16891件)和日用商品类(14068件),三类投诉共56114件,占商品类总量76.39%。服务类投诉91819件,占投诉总量的55.11%,同比增长0.96%;居服务类投诉前三位的是互联网服务(40936件)、生活社会服务(18291件)、教育培训服务(12500件),三类投诉共71727件,占服务类总量78.12%。
2024年、2025年第三季度商品类、服务类投诉量对比

2024年第三季度、2025年第三季度投诉类别对比

投诉性质方面,售后、合同和质量依然是热点,售后服务(64999件)、合同(48480件)和质量(33032件)三类性质的投诉量较大,共146511件,占投诉总量的87.93%。其中,售后服务类投诉涨幅较为明显,同比增加4286件,上涨7.06%。售后服务类投诉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子电器(13982件)、生活社会服务(9761件)和日用商品(5623件)领域,售后态度消极、服务与承诺不符、保修政策落实难等是引发相关投诉的主要原因。合同投诉则较多出现在互联网服务(33676件)、教育培训服务(4032件)和生活社会服务(3179件)领域,主要问题有合同条款设置严苛不公平、不按约履行合同、违约金比例高等。质量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方面,随着品质消费需求提高,关于质量的投诉依然多发、居高不下。
2024年第三季度、2025年第三季度投诉性质对比

移动电话投诉量大,质量、售后和虚假宣传问题多。第三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关于通讯类产品纠纷12835件,其中移动电话机5294件,主要反映问题产品存在质量隐患、续航能力缩水、屏幕闪屏或触控失灵等问题;营销宣传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性能、隐瞒缺陷,未提前告知优惠条件、发货日期等;退换货困难,购买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商家或以“已激活无法退换”“需提供官方检测报告”为由拒绝退换,或因审核流程烦琐、时间冗长,引发消费者不满。
餐饮食品投诉热度高。第三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关于餐饮服务纠纷4282件,食品类纠纷4303件,主要反映问题是收费不规范,部分商家未明码标价和提前告知,擅自收取“茶位费”“餐具费”等隐性费用,引发纠纷;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服务员态度不佳、上菜速度拖延的情况,外卖则出现餐品漏送、错送、撒漏等情况;仿冒品牌误导消费,部分商家故意使用与知名餐饮品牌相似的店名、logo等误导消费者下单,实际餐品质量、口味差。
健身服务投诉涨幅大。第三季度,广东各级消委会处理关于健身服务纠纷3687件,同比增长45.33%,增加1150件,主要反映问题有服务与承诺不符,承诺教学课程内容敷衍,货不对板,且存在器械维护不位等问题;违约隐性收费,不履行合同义务,进行临时加价、强制推销课程;预付费陷阱多,以低价优惠噱头吸引充值,却未明确告知退费条件,甚至突然停业、卷款跑路。
自动续费顽疾未除。当前,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各类APP广泛渗透日常生活,会员订阅、服务付费等模式普及,然而APP自动续费等顽疾未得到根除,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情况时常发生。投诉主要问题包括未以醒目方式提示自动续费规则,在未通知、提醒的情况下即采取自动续费扣款;格式条款暗藏陷阱,将自动续费默认设置为“开启”状态,关闭方式隐蔽烦琐;沟通退费困难,退费条件、流程设置诸多限制,常遭遇推诿拖延。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陈晓莹 记者 李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