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直播间“热销”假象调查 灰色产业链明码标价

  “只剩最后500单!”“3、2、1,上链接!”近日,某直播平台上,一名美妆主播正卖力推销一款“限量”粉底液,评论区不断涌现“已拍”“再加点货吧”等留言,营造出抢购氛围。

  当前,不少平台已开启“双11”大促,这一抢购场景在直播间内已是司空见惯。《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商家和主播通过伪造销量、互动与在线人数等数据,刻意制造商品“热销”假象,网上也不乏一些代刷公司,俨然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虚高销量与夸大宣传,已成为扰乱市场秩序的突出问题,不仅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也侵犯了消费者权益。

  “秒无”背后有猫腻

  “想要多少销量、多少互动,都可以定制,价格实惠,效果逼真。”在社交平台上,有人发布相关广告。

  记者以提升直播间数据为由,在社交平台轻松联系上提供“直播间数据优化”服务的代刷公司。这些公司的服务覆盖广,从单品销量、点赞、弹幕互动等基础项,到真人进入直播间、停留时长、定制发言,甚至指定时间点爆发式评论,均可实现。实际服务过程中,代刷公司称会通过两类核心操作达成目标:使用软件或真人刷手批量发送指定内容的弹幕,如“好用”“回购”“什么时候上福利”等,营造积极讨论的氛围;大量刷点赞数量,提升直播间热度权重。

  10月26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联系到“奇迹战队”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新号适合用互动业务加热直播间,等直播间热度上来后,再刷广场(展示实时直播的聚合平台)热度,同时强调“我们是专业团队,实行一人一机一IP模式,IP覆盖全国,全是真人操作”。

  记者查看了对方发来的真人助力流量业务价格表:互动业务,5米/人小时,20人起步;挂榜业务(关注点赞不互动)2.5米/人小时,30人起步;广场业务,6米/人小时,20人起步。其中,“米”是该公司为规避敏感词对“元”的代称。

  上述工作人员推荐记者选择互动业务,介绍服务可通过作品链接进入直播间,或者根据客户要求进入直播间,进行“点赞+互动”;一小时内发在直播间公屏上的弹幕不少于18条;额外提供卡库存服务,即拍下不付款。“如果想要更多人的数据,挂榜业务和互动业务可以搭配使用。”该工作人员说道。

  “限量”“最后××单”“倒计时上架”这些话术,配合刷出来的抢购数据,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再不买就没了”的焦虑,从而匆忙下单,降低了对产品本身质量的判断力。

  热衷网购的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直播间抢完就下架的话术会让她产生紧迫感,产生抢到就是赚到的感觉,看到几千单一扫而空,会激情下单,因此买过不少实际上并不需要的商品。

  收费发言直播刷屏

  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宣称“直播间推广”“数据优化”“人气助力”的广告随处可见。服务明码标价,增加100个“真人”在线观看并停留一定时间,售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定制化弹幕评论,按条数收费;刷单品销量,根据商品金额和所需单量定价,通常包含本金和佣金。

  这条产业链上,有开发刷量软件的技术团队,有负责对接商户的中介,有组织和管理刷手资源的“代理”,更有大量兼职充当刷手的普通用户。他们通过特定的任务平台或群组接收指令,赚取任务金。这种“众包”模式使得刷量行为更加隐蔽,加大了平台监管的难度。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