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亮看来,现在基本所有企业都在用生鲜乳做白奶,而伊利、蒙牛等头部企业自控奶源已超70%,因此新规对大企业不会有什么影响。加之新规实施对象仅限鲜奶,并没有对酸奶、饮料等提出要求,因此整体来说不会对当前市场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奶价。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已不再使用复原乳生产灭菌乳。对此,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解释道:“早年间国内乳企使用复原乳多源于奶源紧缺,于是选择了使用进口奶粉复原之后再生产。近几年,受到奶源供给过剩、需求放缓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奶源价格走低,大型乳企没有必要将牛奶喷粉之后再还原成液态奶进行生产,这反而会导致成本增加。”
朱毅分析,新标准实施后,灭菌乳将会全部用生鲜乳来直接加工,乳品质量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
“对于行业而言,这是一次健康的洗牌,肯定会有一些依赖复原乳的小型企业感到压力。部分企业会被倒逼转型,或从源头开始生产优质奶源,或购买优质奶源,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乳企会退出市场。”朱毅认为,新规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整个行业聚焦产品品质,让纯牛奶的赛道更加规范,也会让一些打“擦边球”的产品现原形。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新规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超巴奶在中国消费市场的普及。
据了解,超巴技术是近两年应用较多的一种低温鲜奶加工方式的统称,其包含多种模式。使用超巴技术生产的低温鲜奶,保质期可以达到15天甚至更长。相比常温奶,超巴奶更多地保留了乳铁蛋白、乳活性酶等活性物质,对于常选常温奶的入门级消费群体来说,其与鲜奶相似,口感优于常温奶,成为消费者复购的因素之一。
宋亮分析道:“一方面,目前国内常温奶的消费处于下行,但与此同时,低温奶的消费在增长,超巴奶作为低温奶的一类产品,具备较好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的奶源区在北方,南方品牌做巴氏奶的成本较高;超巴奶的保质期可做到15天甚至更久,有技术可让超巴奶保质期延长至40天,成本也更低。因此,客观来看,新规会对超巴奶起到推动作用。”
“常规巴氏奶在2℃~6℃冷链条件下保质期一般在7日内,考虑到物流时间和货架期,实际留给乳企运作的时间会更短,销售半径和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成本较高。但超巴奶的保质期更长,其成本、市场运作难度变低。”宋亮解释道。
赖阳认为,国产灭菌乳产品未来在国际竞争中将会更有竞争力。欧盟、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相关标准都要求纯牛奶的原料为纯鲜奶。“目前我国的鲜奶供应链已实现了全面提升,从采集到冷链物流再到加工分装,整个流程都能实现现代化,保质期、保鲜期也相应延长。行业的整体提升就是新规实施的底气。”
业内认为,灭菌乳国标的修改是扩大奶类消费的关键举措,有望提升国产乳品质量信息透明度,激活消费潜力,带动奶价回升,助力奶业走出阶段性的低迷。
来源:国际商报 记者 刘旭颖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