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购买的鲜牛奶将不再使用复原乳。从9月16日起,《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灭菌乳》(GB 25190—2010)1号修改单将正式施行。新规明确规定,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使用复原乳生产的乳品不得标注“纯牛(羊)奶”或“纯牛(羊)乳”,将作为调制乳管理。
消费选择更清晰
修改单的起草单位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创新团队。其相关负责人表示,灭菌乳是我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的主要产品,此次修订将灭菌乳的原料限定在生牛(羊)乳,符合我国产业发展实际,符合我国的国情农情,能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乳品的需求,将对产业发展和消费者带来积极影响。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新规有利于中国乳品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乳业整个闭环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顶层设计。一方面,在产业端,目前中国处于低价位周期,新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牛乳的出货;另一方面,在消费端,新规最大程度地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
根据修改单的最新要求,生产灭菌乳只能以生乳为原料,不再允许使用复原乳。灭菌乳就是人们常说的鲜牛奶;复原乳又被称为“还原乳”或“还原奶”,通俗来讲就是用奶粉加水复原而成的牛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从营养角度来看,复原乳需经历两次热处理:第一次是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将牛奶浓缩并喷雾干燥成乳粉,第二次是将乳粉恢复成液体并再次灭菌,导致活性蛋白如免疫球蛋白、B族维生素等热敏类物质损失10%~30%。而以生牛乳为原料的纯牛奶只需经过一次巴氏灭菌或超高温瞬间灭菌,其热敏营养保留更完整,风味口感也更好。
“打个比方,消费者到店里点鲜榨橙汁,那么按照新规,就只有新鲜橙子直接榨的果汁才叫鲜榨,用浓缩橙汁兑水的只能叫还原果汁;消费者点现磨咖啡,那么店员就不能用速溶咖啡来充数。”朱毅举例道,新规实际是为纯牛奶画上一道杠,即配料表里只能有生牛乳,复原乳再也不能顶着纯牛奶的名头了。
实际上,复原乳并非一无是处。从某种程度来说,复原乳更像一种“经济适用奶”,方便储存、易于运输且价格实惠,常应用于乳饮料、酸奶等产品中。
此次修订仅针对灭菌乳,而酸奶、奶酪、冰淇淋等产品仍可合法使用复原乳,但必须进行标注。
“对消费者来说,好处显而易见,买得更明白了,只要看到配料表里写的是纯牛奶就知道是100%的生牛乳;喝得也更值了,消费者花同样的钱能多获得一些微量的活性营养,比如乳铁蛋白等。”朱毅说道,“当然,复原乳并没有被禁止使用,依然可以出现在调制乳酸奶、冰淇淋等产品里,消费者可以按需选择,不被误导。”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新规会对国内牛奶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消费者日常购买的牛奶会涨价吗?
对此,乳业高级分析师宋亮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新规能有效解决奶源过剩问题。“新规出台后会加速两件事:一是加速大企业自控奶源自建牧场,二是促进专营畜牧业的企业向下游产业链延伸做产品。”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