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一些医美机构宣传低价、隐形加价等问题深受诟病。近期,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指南,引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助力构建更规范、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从“皮秒”“超声炮”“热玛吉”,到“隆鼻”“丰唇”“双眼皮”,美容整形日益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我国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但与此同时,美容整形行业收费乱象仍较为突出。
近期,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次对实行市场调节价的美容整形类价格项目进行统一规范,引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助力构建更规范、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动美容整形类消费透明化、规范化
记者了解到,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不属于基本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医疗机构可自主设定价格项目、自主制定价格水平,因此相较于基本医疗服务,美容整形类价格项目差异大、价格可比性弱。一些医美机构宣传低价、隐形加价等问题深受诟病。
“本次立项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类价格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旨在统一价格项目,规范医疗机构定价行为。”国家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王永前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国家医保局的梳理,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有了一个规范、立体的价格体系,所有美容整形类项目都可以涵盖其中。如此一来,患者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要接受的服务项目和价格,推动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以及整个市场更透明和规范。”
王永前表示,如今美容整形市场蓬勃发展、不断扩容,发展阶段难免有一些不规范的情况,较为突出的有非法行医、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有了价格立项,意味着有了一个明确的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一些机构用花哨的概念误导消费者。”
“例如,现在比较火的‘超声炮’‘热玛吉’,事实上它们只是市场化名称,并非正规学术名词。立项指南发布后,像这样的市场化名词有了规范,‘超声炮’属于超声治疗,‘热玛吉’属于射频治疗。如此归类立项和管理后,就能推动合理化收费,进而帮助消费者规避虚假宣传、避免上当受骗。”王永前说。
兼容新技术新设备
记者了解到,美容整形的技术和设备更新迭代快,立项指南对新技术新设备的兼容性更好。
“价格立项所形成的立体化体系,就好比一棵大树,将干、枝、叶、芽都囊括其中,兼容性强。即便有了新技术、发出了‘新芽’,价格项目的分类不会有大变化,除非遇到技术变革。这样的变革并不经常发生。”王永前表示。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