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福建:严查网红食品 守护舌尖安全

  炎热夏季,小零食、现制果蔬汁等食品进入销售的高峰期。为督促食品经营者正确应对炎热条件下的食品风险,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热销食品、网红食品、网红餐厅,开展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督导经营单位规范食品制售,持续净化食品零售、餐饮市场,切实保障广大市民、游客舌尖上的安全。

  筑牢现榨果汁安全防线

  暖阳渐盛,漳州古城的街巷间飘散着清甜的甘蔗汁香气,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风味饮品,吸引了八方游客与本地市民竞相品尝。5月前后,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芗城区市场监管局、西桥街道及社区,聚焦古城内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网红现榨果汁店,开展专项食品安全检查行动。

  在漳州古城的网红甘蔗汁店里,执法人员逐一核查经营资质,重点检查五个方面:一是人员管理,确保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二是原料管控,查看甘蔗采购凭证及贮存环境,杜绝腐烂变质原料流入;三是加工卫生,严格检查“防尘防蝇防鼠”设施效能,规范榨汁设备清洁流程;四是水质标准,要求制冰用水及清洗水源应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五是添加剂使用,严查是否存在违规添加甜蜜素等违禁物质。

  “甘蔗表皮必须彻底清洗,榨汁机要清洗消毒,要做好防蝇防尘措施……”在一家家店铺中,执法人员边检查边指导,并向各甘蔗汁经营商户发放《致漳州古城甘蔗汁商家的一封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督促商户落实主体责任,规范经营行为,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甘蔗汁产品。

  漳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现榨甘蔗汁时,一要看甘蔗色泽,新鲜甘蔗表皮呈青绿色或紫红色且有白霜;二要闻气味,变质甘蔗有酸霉味或酒糟味;三要查工具,榨汁机内部不得残留陈旧果渣;四要及时饮用,现榨果汁最好在2小时内喝完,尽量现榨现喝。特别提醒消费者警惕“染色蔗”陷阱,拒绝购买颜色异常发亮的甘蔗汁。

  破解炒黑豆监管盲区

  闲适时光,从口袋里掏出几粒炒黑豆,抬手,仰脖,张嘴——眨眼间一气呵成,嘎嘣脆的声音欢快响起,这是零食炒黑豆带给人的乐趣。今年以来,针对群众反映辖区内流通的炒黑豆零食存在监管盲区问题,龙岩市永定区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组织执法力量深入排查。

  调查发现,作为本地传统食品,炒黑豆因工艺简单、无需专业设备和发酵工艺,制作商户较为普遍。然而,由于生产许可门槛高且未被纳入小作坊生产许可目录,市面上流通的产品大多来自缺乏合法生产资质的小作坊,成为监管难点。

  为解决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永定区市场监管局将情况向龙岩市市场监管局反映,提交《<龙岩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增项表》,经征求意见、研讨论证,并报请龙岩市政府同意,最终将“以黑豆或其他豆类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辅料调味),经煮熟炒干工艺制成的产品”,于今年3月正式纳入《龙岩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生产加工食品品种目录(2025增补版)》。目前,永定区已有商家成功取得小作坊生产资质,合规的炒黑豆产品得以在区内合法流通。

  与此同时,永定区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聚焦农村地区小作坊、小商店、小摊点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以及市场、食品批发中心等重点场所,针对方便食品、休闲食品、散装食品、调味品等消费量较大的品类,加大执法力度。截至6月15日,发现并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侵权“山寨”、“三无”或超过保质期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25起,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2页 [1] [2] 下一页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