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红瓶”养乐多乳酸菌饮料的配料表为例,记者发现,其成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水、白砂糖、脱脂奶粉、葡萄糖、食品添加剂(葡萄糖)、活性乳酸菌。其碳水化合物(糖)含量达到了15.7克/100毫升,如果参照今年上海市开启的饮料“营养选择”分级标识试点,该款饮料将被评为最不被推荐的D级。
宋亮还表示,当前,市场上的益生菌产品覆盖吃、喝、用等领域,产品形态丰富多样,就连其他龙头企业推出的新产品也在被新品牌蚕食,特别是带有流量的、细分的、具有网红属性的个性化产品和品牌,正通过私域、新零售等模式冲击着现有市场。
柏文喜表示,消费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偏好正在发生转变,市场上涌现出众多新品类,如植物基饮料、茶饮等,这些产品都在争夺相同的消费群体,并凭借低糖、低脂乃至无糖产品迅速赢得了市场份额,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饮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记者还了解到,过去的两年里,西梅汁异军突起,其具有的明显的促排功能符合了部分消费者对于“肠道健康”的期待。
创新才有未来
资料显示,益生菌中大部分是乳酸菌,但并非所有乳酸菌都能称为益生菌。益生菌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对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而乳酸菌是指能够发酵糖类生成乳酸的一类细菌。市场调研公司欧睿国际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正在以每年11%—12%的速度增长,2026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377亿元。
在市场潜力巨大的背景下,业内专家认为,乳酸菌饮料行业的参与者不仅要灵活适应市场变化,整个品类也需要进行创新和升级。宋亮表示,乳酸菌饮料如果想走健康路线,首先要做到低糖,其次就是含有的乳酸菌要有活性。“当前,添加了活菌的产品口感非常酸,为了改善口感就得加糖,也就是说要追求功能性就要放弃口感,要追求口感就要放弃健康和功能性,这也是乳酸菌饮料相对尴尬的发展现状。”宋亮认为,未来乳酸菌饮料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保留菌种活性,再解决口感问题,产品才能保持市场竞争力。
柏文喜表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消费者需求多样化的当下,乳酸菌饮料企业必须持续调整其商业策略,以适应市场的最新动态。企业应增加对产品创新的投入,推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饮品,包括研发低糖、低脂、富含益生元等具有更强功能性和更多样化口味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朱丹蓬认为,随着年轻消费群体不断壮大,企业必须更加重视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的年轻化,以吸引这一群体。企业需要通过增强与年轻消费者的互动,深入了解其需求和偏好。同时,企业在产品研发和宣传上必须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夸大产品功效。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孟刚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