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讯,4月16日,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今年一季度消费投诉分析。婚介服务、短视频培训、旅游服务成为投诉热点。
承诺脱单 诱导消费
婚介服务维权难
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婚恋平台乱象之后,有关婚介服务的投诉有所增长。投诉问题集中在退费难、诱导消费、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服务质量差、个人信息泄露、信息审核不严等方面。
有消费者投诉称在一家婚恋平台注册后,红娘多次联系消费者声称有合适对象介绍,但在其到店后,红娘未说明婚恋服务内容便强制诱导其成为会员。红娘了解到消费者收入情况后称消费者如办理会员必定能脱单,诱导消费者使用贷款,消费者最终缴纳28800元,在签订合同后才被告知服务内容仅包含6个月内约见7人。在服务期间,红娘仅为消费者介绍两人,条件均与约定不符,因此消费者未再前往该公司,红娘也未再联系消费者。后续消费者要求退款,对方表示只能延长服务时间,不能退款。
深圳市消委会认为,该投诉案属于虚假宣传。婚介机构诱导消费者到线下对其进行封闭式洗脑宣传或虚假承诺,同时付款前不出示合同,和红娘沟通的约见对象及其要求等详细信息也未在合同中写明,因此在后续发生纠纷时,消费者所掌握的证据不足,往往难以维权成功。
对于婚介服务中出现的退费难、诱导消费、实际服务与承诺不符、服务质量差、个人信息泄露、信息审核不严等问题,深圳市消委会建议,完善婚介机构监管制度,明确有关部门监管职责,对行业中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密切关注并及时介入,公开婚介机构违法违规等失信行为。消费者在接受婚介服务时,勿轻信婚介机构口头承诺,付款前应要求其出具合同,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后再签字。对于婚介服务细节,应提前协商约定并写入合同,妥善保留消费凭证和合同以备后续维权。
虚假宣传 教学质量差
短视频培训投诉持续增长
近年来,短视频直播带货、营销异常火爆,催生短视频培训快速兴起,商家利用消费者希望赚快钱的心理,大肆售卖课程,与此同时相关投诉也迅速增加。分析发现,短视频培训投诉问题主要为虚假宣传、退费难、诱导消费、教学质量差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