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昊
一年一度的315再次临近,针对产品满意度持续偏低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维权活动,也越来越多的从线上发展到线下。
日前,在多次投诉无果后,飞凡汽车被消费者用“修车很频繁”、“不是修车就是在修车的路上”等白底黑字标语贴满,以表达对该品牌的不满和愤怒。

事实上,这已不是飞凡汽车首次遭遇大规模线下维权。2022年8月的成都车展上,飞凡汽车就曾遭到第一批ER6车主的现场维权,原因是续航严重虚标。
作为上汽集团旗下定位于中高端市场的新能源品牌,飞凡汽车首款量产车R7遭遇滑铁卢,强大的硬件和下调的售价都无法挽回市场份额,月上险量甚至跌破百台。
飞凡汽车前身“R品牌”推出的几款售价不同的车型也都相继失利,除了产品缺乏竞争力、质量不过硬外,不停“换马甲”导致缺乏品牌认同感或是另一个重要因素。若飞凡仍不改变消费者对其固有认知,继续走堆砌硬件的老路,“滑铁卢”很可能还将上演。
高配和降价难阻销量一溃千里
飞凡汽车脱胎于上汽荣威和R品牌,2021年10月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设立, R品牌独立运营,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智能化市场。
考虑到产品定位,飞凡汽车早早便与NVDIA、ZF、HELLA、LUMINAR等全球智能驾驶标杆技术企业展开研发和量产战略合作,配置高端一直以来也是飞凡的重要卖点。
开启独立品牌后的首款车型R7,其智能座舱配备了国内自主品牌最大的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等“3+1巨幕”,即将上市的F7则配备了高规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大算力芯片等在内的智能驾驶硬件,都是飞凡汽车重点宣传的卖点。
然而,飞凡脱离自身能力范畴的产品定位和定价被市场狠狠的打了脸。
2022年,飞凡汽车全年销量仅14532辆,其中8832辆还是廉价的ER6,占比超过60%。2023年1月,飞凡仅售出250辆,销量同比大跌85%,环比降幅更是达到90%,其中R7销量仅为210辆。
也许是意识到了销量一溃千里,今年2月2日,飞凡汽车官宣对R7车型进行价格调整,最高下调2.26万元,调整后整车售价区间为27.99万元-38.99万元;车电分离最高下调1万元,新售价区间为19.59万元-28.99万元。
令人失望的是,2月初的大幅降价并未能阻止飞凡销量继续溃败。截至2月26日,飞凡R7当月上险量仅68台,与同门的智己汽车相仿,远低于其它竞争对手,可以说完全被市场所抛弃。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