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了解得知,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商家的态度也往往十分相似,借口和套路更是如出一辙。“在卖出商品后的前一两个月,他们会在微博上提及商品的制作过程,吊起大家的兴趣。逾期过久不发货时,对方会以商品制作出问题,或自己太忙为借口,最后彻底失去联系。”一位知情人士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说。
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粉丝“圈内”的交易往往建立在粉丝对卖家的信任上,而在线上社交及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对粉丝组织背后负责人的真实身份通常没有过多的了解。在交易中,商家提出“需提前确认收货”的“不平等条约”之所以成为潜规则,也与消费者对其的盲目信任有关。
律师:商家或涉嫌合同诈骗,消费者可联合报警
中新经纬客户端查询发现,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Owhat的投诉共30条,绝大部分原因为申请退款无果。许多消费者表示,自己遭遇了卖家收款后不回复、不发货的问题,而退款发起后也无人处理。截至发稿前,Owhat方面对该平台的有关投诉均未回复。
而黑猫上也有涉及微店商家逾期发货、拒绝退款的投诉。
中新经纬客户端联系到了微店官方工作人员,对方表示,平台方允许商家发布虚拟订单,可以在买家付款后由商家自行更改发货状态,而消费者也可以自行确认收货。相关协议规定,商家在交易结束的三个月内不可关店,超过三个月可自行关店。
微店方面表示,如收到消费者投诉,确认商家存在逾期不发货且失联的情况,平台会将相关商品进行下架,如情节严重则会封店处理,并在接到投诉后冻结该商家的账户。如此时商家已自行提现关店,平台则建议消费者报案,并表示将配合警方提供商家相关信息。
关于平台方对交易纠纷的处理等问题,中新经纬客户端数次拨打Owhat客服电话,均未接通;随后中新经纬客户端向Owhat官方邮箱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前未收到回复。
对于线上交易付款后商家不发货的问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买卖合同已经成立,若商家没有按照约定时间发货,则构成合同违约。如果有证据证明商家根本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愿和能力,在收到消费者的货款后失联的,涉嫌构成合同诈骗的刑事犯罪。如遇到同一情况的消费者较多,则可以联合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
赵占领提到,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交易平台在三种情况下,对于卖家的侵权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不能提供卖家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单独对消费者做出有利承诺;对于卖家的侵权行为明知或应知。若Owhat、微店等交易平台存在其中情况,则需对此承担法律责任。(中新经纬客户端 赵佳然)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粉丝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