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的花卉综合零售批发市场之一,也就是广州市岭南花卉市场,平均每天将近有100万支的鲜切花在这里交易,不少商户也感受到这几年花卉市场的一些变化,像绣球、花朵比较小的菊花、玫瑰等品种,销售量不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对于新品种、高品质的花卉需求量不断增加。
绣球是鲜花市场最好卖的品种之一。以前种类单一,价格却比较高,而现在的绣球有20多种颜色,价格却比以前降了一半,客户对花卉的品质和新鲜度也变得更为挑剔。

近几年绣球实现了国产化,降低了成本,另外通过产地直发、冷链物流等方式,也更能保障新鲜、提升品质,因此,销量成倍增长。
鲜花销售商 陈宗翔:进口的话,瓶插期不会超过一个星期,如果是国产,由于没有长途的运输,它可以插两个星期到三个星期,现在客户更愿意要国产的一些绣球。
3
种植技术提升助力鲜花产业发展
鲜花消费市场的潜力不断释放,不仅给销售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许多种植户这几年就通过扩大种植规模、优化种植技术来保证供应。
在广州一个花卉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红掌盆栽年销量从几年前的不足十万盆增长到目前的近100万盆,基地规模也从最初的4个棚扩大到了现在的30个。企业的业务重点从以往的集团消费转向大众消费。

鲜花种植基地负责人 许海波:这个市场应该是个朝阳产业。消费需求增加之后,生产的量也扩大了。面临大众消费,我们以小盆景为主,它的消费价格不是特别高,老百姓容易接受。
许海波介绍说,虽然总体销售量在增加,但行业的参与者也变多了,种植规模扩张也带来了人力成本、品质管控等更多挑战。为了应对竞争、保证利润,他们现在引进了许多种植技术和设备。

鲜花种植基地负责人 许海波:人工逐步会减少很多,通过机械化和智能化的程度会逐渐增高。通过对环境各方面的精细化管理,基本上出货的时候,可以达到同一个标准,然后它的高度落差也会控制在三公分以内。
“据中国花卉协会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的鲜切花销售成交额已突破100亿元,连续五年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今年增速也有望突破20%。而在这之中线上鲜花消费额所占比例已经超过了50%。”整体看来,国内花卉零售市场蓬勃发展,增长势头平稳。

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会长 王茂春:整个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鲜切花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了。
你喜欢买鲜花吗?(来源:央视财经)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主打网红脏脏包的十二茶涧在杭州首开鲜花主题快闪店 鲜花电商“花加”应变 线下布局正当时 星巴克都快入驻盒马了,鲜花电商布局线下正当时 嘉华鲜花饼通过HACCP、ISO22000两大国际认证 花加与抖音跨界 鲜花电商跨界营销谋破流量困局 搜索更多: 鲜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