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电商在线 唐果
小红书电商,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电商在线」发现,近日小红书启动新版本测试,“市集”被嵌入APP底部导航栏,升级为一级流量入口。用户进入“市集”后,不仅可对穿搭、运动、食饮、生鲜、潮玩等多个类目的商品进行选购,还可以直达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
透过“市集”入口升级的动作,不难发现,小红书对于社区内部电商业务的加码,已呈现出清晰的加速轨迹。
事实上,除了“市集”入口位置的变化,小红书电商的进化早已在2025年开年上线的“蓝链”功能上有所显现。当蓝链、市集等拥有小红书电商独特基因的电商基础链路逐渐打通闭环,电商与社区也实现了进一步融合。
另一方面,小红书电商也正在通过百万免佣、服务商招募、账期升级等一系列“减负”组合拳,吸引更多电商玩家投入、加码小红书。
随着“市集”入口的升级和平台内电商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小红书电商的生态愈发清晰和活跃。
当流量入口打开、运营利好加码,属于商家的机会又一次到来。然而机遇背后,小红书电商生态的进化,究竟将为商家的经营逻辑与增长路径带来怎样的变化?
“市集”上线,小红书“重仓加码”电商
自2024年7月提出“生活方式电商”定义以来,小红书便持续高频地推进着电商业务的升级迭代,但多数动作都比较“含蓄”。小红书电商的交易链路也大多藏在社区生态纵横交错的内容网络中,始终缺乏一个集中而系统化的中心交易场域。
此次产品上线“市集”,并将其设为一级入口,则恰好填补了这一缺口——它将小红书电商相对分散的交易链路进行系统化整合,打造了一个结构清晰、路径集中的交易中枢,实现了从浏览、决策到购买、售后的全链路系统性承接。
打开“市集”页面,可以看到,其双信息流的布局与小红书社区主页并无区别,契合平台用户的浏览习惯。页面上部除了我的订单、购物车、优惠券等基础电商工具外,还设置了市集直播、买手橱窗、新品首发等频道,便于用户直接跳转到对应的入口。
「电商在线」发现,在小红书“市集”中展现的信息流中,除了直接介绍商品的商品页面外,还有商品笔记、用户反馈、带货直播等多种类型,保留了小红书平台特有的内容感和社区感。
小红书“市集”相关负责人告诉「电商在线」,“市集”作为新增的交易场景,能够为有购买需求的用户,提供一个集中“逛”的购买场景,进一步优化购物体验。
很明显,推出“市集”是小红书搭建电商生态的重要落子之一,而“市集”中诸如双列信息流、买手橱窗、商品笔记等设置,依旧是想营造出一种边逛边买的特色氛围。其根本目的,或许也是为了让电商交易环节更自然地融入社区原有的内容场景中,通过更契合小红书社区用户使用习惯的设置,减少商业行为对用户体验的割裂感。
这样基于社区属性迭代电商链路的思路,早在小红书2025年开年上线的“蓝链”功能上有所体现。从响应站内用户“求链接”的购买需求出发,通过逐步扩大评论区挂商品蓝链的范围,再到今年6月,对天猫、京东开放外链,小红书电商正在加速扩容,走出内外双轨并行的新通路。
这种双线并行的策略,最终能为小红书电商带来多大的增长动能,仍需经过市场的持续验证。可以肯定的是,当 “市集”一跃成为APP的一级入口,小红书发展电商的决心已愈发坚决,推进速度也将愈发迅猛。
流量入口之外,放大商家势能是关键
在电商行业的竞争格局中,商家始终是平台生态繁荣的核心基石,也是平台价值实现的关键伙伴。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告诉「电商在线」,上线“市集”一级入口,不仅是小红书对电商业务的进一步深化,也为商家经营提供了新的机会和流量入口。
无论是从评论区可直接跳转商品页的“蓝链”,还是在一级入口上提供购买新场景的“市集”,其本质上都是不断缩短从“种草”到“拔草”的交易路径。对于商家而言,这些功能的落地也意味着,他们的经营链路将变得更加精准和直接——拥有更多机会触达用户,提供转化率。
另一方面,生长于社区生态的“蓝链”与“市集”,始终延续着小红书特有的内容基因和社区氛围。这种“内容即货架”的逻辑,不仅能够激发用户的消费意愿,更让商家经营的好产品随着内容的长尾效应,持续获得曝光与转化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商家也有机会逐步积累起一批认可品牌理念、具有高复购意愿的忠实用户。
「电商在线」观察到,小红书电商在“市集”上线成为一级入口之外,8月24日,还同步推出了“百万免佣计划”。据公告,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同一商家前100万支付交易额免除佣金,仅保留0.6%的支付渠道成本。 共2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