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英格卡购物中心的发展颇为顺利,即使在国内房地产行业面临调整的2021年,也没有受到过多影响,而是相继在福州、长沙和南宁开业了三家荟聚中心。截至目前,英格卡在中国共运营37家宜家门店与10家荟聚购物中心。
回顾过去20余年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宜家零售到后来的荟聚购物中心,英格卡集团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英格卡集团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首当其冲的就是业绩下滑。根据2024年财报显示,英格卡集团的营业收入为418.64亿欧元,同比下滑5.5%,净利润8.06亿欧元,暴跌46.5%。作为集团核心业务的宜家零售,2024年销售额也跌至112亿欧元,较2019年高峰时期大幅下滑30%。
出售购物中心或许正是英格卡集团在业绩承压之下,资金回流的举措之一。通过出售成熟项目,英格卡可以进一步优化资产结构,此外,保留运营权并承诺险资7%年化回报的模式,让英格卡实现了“资本持有方“与“ 专业运营方”角色分离,降低了重资产负担,能够更加聚焦品牌管理与流量转化。
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或许将有助于英格卡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灵活性和竞争力。
险资加速布局不动产
透过此次交易,保险资金也被推向台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次交易的主角之一泰康人寿之外,过去几年,包括新华保险、中邮保险、大家保险在内的多家险资机构,也都开启“买买买”模式,纷纷布局不动产项目。
仲量联行发布的数据显示, 2022年至2024年期间,保险公司在中国内地商业地产的直接投资达93亿美元,投资规模与英美等成熟市场相当,并居亚太区市场首位。
进入2025年,险资的动作明显加快。今年1月,中邮保险作为领投机构,与中东主权投资机构合作,成立了一只不动产专项基金,用于投资上海博华广场;2月,新华保险又联合大家人寿、万科集团等,共同成立了万新金石(厦门)住房租赁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而在此之前,新华保险就曾作为单一LP,与中金资本设立了一只投资持有型不动产基金。6月,大家保险则是以35.4亿接盘瑞安地产旗下项目股权。
数据则更为直观。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平安人寿、建信人寿等险企在不动产项目上的投资金额达到47.47亿元,较去年同期激增超6倍。
险资为何青睐不动产投资?背后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是政策推动。自2022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项政策从多方面鼓励险资入市,这些政策不仅降低了投资门槛,还为险资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方式。
其次是经济因素。当前国内处于低利率环境,传统固收难以覆盖保险资金的负债成本,必须配置股权来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而险资具有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稳定性高的特点,非常适合投资于长期收益稳定的不动产项目。
不难想见,在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市场机遇的多重推动下,险资未来还将在不动产投资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来源:投中网 王满华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