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情况是被商场要求翻新,如果测算改造费用要15~20万,这家店一年可能才赚10万,那也没有再做的意义。
“这种情况,你再怎么努力,十八般武艺全部上也挽救不了不赚钱的局面。”
加上今年以来受外卖大战的影响,有的门店虽然流水很高,但利润极低,生意更难做。
“我一家门店6月营收做到43万,别人都以为我赚翻了,实际我只赚了1万。”
外卖补贴把订单量推高了,他店里出杯量涨了15~20%,但实收增长在10%之内,并不多。
深深给我算了一笔账,一杯大杯奶茶顾客支付0~5元,平台补贴3~5元,原价19元的奶茶加1元包装费20元,但实际收入只有7元(去除抽点、配送费)。
以牛乳茶为例,食材成本占比在28%~35%,一杯20元的奶茶,明面上的成本是6元(不含房租水电人工),还有一个隐形开支“平台推广费”,每单1~2元。
“所以单杯是无法盈利的,只有带来多杯的裂变才能赚钱。”
另一方面,“零元购”之下,有的店运营扎实,能做得井井有条,承接住流量;有的店手忙脚乱出错杯,口碑还会变差,评分从4.8分一下子降到4.2分,“这种情况我身边比比皆是”。
深深说,这家月营收40多万的店,他投资了70万,一个月赚1万,什么时候才能回本?明年会不会被涨租?两年之后要不要翻新?
“有时候觉得还不如把70万放余额宝里安心。”
深深观察到,现在很多品牌曝出自己单店流水有多高,但加盟商实际的现金结余并不多,真的就是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所以,加盟商一定要把建店成本把控好。他了解到另一个加盟商的店面比他大10平左右,建店花了102万,回本肯定也是遥遥无期。
03
“上班赚钱养员工”是玩笑话
及时止损 、留在牌桌才是真相
深深的创业经历,其实是当前茶饮行业增长放缓的一个缩影。
眼下有很多单店加盟商抗不过激烈的竞争而被离场。窄门餐眼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有15.7万家奶茶店从市场上“消失”,甚至曾开至400家店的品牌,如今也仅剩不到20家。
深深说自己感受很明显,2023年、2024年,每一年业绩都有10%~15%的下滑。
但面临这种行业现状,深深没有悲观,而是选择蛰伏,把不盈利的门店关掉,更大的意义在于及时止损,保存实力,待日后再战。
这也说到了为什么他要回归职场打工,其实“出去上班赚钱养员工”是一句玩笑话,背后有2个真相:
一是这些年他觉得自己一直向下输出,成长停滞了,想离开舒适区、闭塞区,去到更规范先进的系统里学习,顺便找找新的加盟商机,“我喜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二是已经培养出了核心团队、独挡一面的店长,两个店长跟了他5年以上,店员平均也都有两年以上经验,门店交给他们放心。
“上班是零成本创业”,深深说自己加盟的品牌势能不是最强的,店铺位置也中等,但门店业绩一直能保持在品牌前10名,这也是一种再出发的底气。
希望此时此刻屏幕前的你,也能从深深的故事中汲取到一丝力量。
来源:咖门 艳子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