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显示,今年3月,三只松鼠宣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芜湖第二大脑咖啡有限公司,聚焦咖啡品类。该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已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另外,红餐网还从美团APP了解到,目前三只松鼠已在芜湖开出1家第2大脑咖啡实体店,30多款单品在售,已开通外卖服务,售价8.9-18.9元。
与耀咖啡、粉笔、三只松鼠等这些非餐饮玩家的品牌不同,鲍师傅勇闯咖啡赛道,则是通过店中店的模式去跨界布局。
今年4月,红餐网观察到,鲍师傅官方小程序新增了“鲍咖啡”板块。据了解,其实早在今年年初,作为烘焙界巨头的鲍师傅已在全国部分门店上线了咖啡业务。官方小程序显示,目前“鲍咖啡”有“美式”“拿铁”两个系列,共6个单品,价格最低3.9元,最高8.8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鲍咖啡”或仍处于“跑模型”阶段,距离其在鲍师傅全国门店大规模上线,估计还要更多时间验证。
和鲍师傅跨界卖咖啡模式相似的,还有一鸣食品。今年1月,主要从事新鲜乳品与烘焙食品领域的一鸣食品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已推出“奕程咖啡”项目,专注提供平价优质的奶咖产品。
一鸣食品试水咖啡,早就有迹可循。早在去年6月,小红书上就有网友晒出奕程咖啡产品,并称“咖啡很浓郁,非常提神醒脑。”在2024年半年报中,一鸣食品也称,将在下半年加码投入创新项目,“奕程咖啡”计划新增点位500+个,加快布局空白市场。有业内人士推测,奕程咖啡依托一鸣食品的供应链优势,未来该项目可能仿照沪上阿姨子品牌“沪咖”开设独立门店。
03.
跨界卖咖啡,
这副牌没那么好打
这些年,经过星巴克、瑞幸、库迪等头部品牌的市场培育,国内咖啡市场呈现出非常巨大潜力大。红餐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咖饮市场规模达1177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2025年将攀升至1290亿元。
“对于超意兴、老乡鸡这样的餐饮品牌而言,增加咖啡业务,更多还是出于扩宽消费人群和消费场景,增加门店收入的考量”。在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看来,快餐品牌们增加咖啡业务,不仅能扩宽下午时段的经营,消费人群上也能吸引年轻消费者。
不过,无论是餐饮品牌还是非餐饮品牌,跨界咖啡要面临挑战并不少。红餐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欣表示,受咖啡价格战、咖啡豆涨价,叠加市场消费大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当前咖啡市场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无论是头部品牌还是中小连锁咖啡品牌,经营压力都越来越大。
众所周知,近几年瑞幸、星巴克、库迪等在内的头部品牌加速跑马圈地,门店数仍在不断增加,国内咖啡行业格局已经基本稳固,非常规玩家想要破局,难度不小。
而在供应链端,这两年受极端天气影响,全球咖啡豆主产地巴西出现规模性减产,原材料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水涨船高。面对原材料涨价潮,瑞幸、星巴克等头部品牌尚且能凭借供应链优势构建起“护城河”,但对于跨界者而言,则可能会面临利润进一步被压缩的情况。
总体来看,虽然入局咖啡赛道的门槛较低,但跨界咖啡实则是在进行着一场拼意志、拼耐力的马拉松,跨界巨头们胜算几何,仍需要时间证明。
来源:红餐网 桂湘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