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红商家频道 >> 正文
深圳门店全关,老字号许留山,留不住了?

  02

  几代人的甜品回忆

  巅峰时门店数曾超300家

  在很多80、90后的记忆中,许留山可谓是港式甜品的启蒙。这个在香港发家的甜品品牌,曾凭借一份“芒果西米捞”火遍全港,甚至享誉世界。

  公开信息显示,许留山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一位名叫许留山的广东普宁中医推着小推车,在元朗街头卖起了龟苓膏。在赚到第一桶金后,许留山的儿子用父亲的名字开出了一家凉茶铺,这便是许留山的雏形。

  此后,随着香港街头凉茶铺越来越多,许留山也转变了发展思路,进行了一次出人意料地创新——在凉茶铺中卖甜品和小吃。1992年,许留山独创了“芒果西米捞”,把传统港式糖水里的西米与芒果汁混合,再在面上盖上半个新鲜芒果。

  在那个只有红豆沙、龟苓膏的时代里,“芒果西米捞”的出现打破了香港市场对于“广式糖水”的认知。有不少内地游客顶着交通不便的压力,专门为这一碗“芒果西米捞”奔赴香港。

  许留山也因此一举成名,也成为了港式美食的文化名片。在之后的发展中,许留山从甜品到饮料一手包揽,推出了杯装的鲜果爽特饮,也开创了全新的外卖饮品模式。 

  当时香港坊间流传着一种打趣的说法:“香港什么山最多,许留山最多”,据港媒报道,香港曾一度有超过50家的许留山门店。

  名气打响之后,许留山也开始将门店拓展到更多的地方。2004年,许留山开始陆续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武汉、重庆等各大城市开设分店;2012年,许留山开始走出国门,先后到达了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美国等多个国家。

  据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巅峰时期的许留山在全球开出了超300家门店。

  03

  中式甜品式微

  新茶饮将更胜一筹?

  从享誉世界到如今日渐式微,许留山的发展让人唏嘘。有业内人士直言,许留山的式微背后有多方面的因素。

  据了解,在许留山进驻马来西亚市场的前三年内,许留山家族的许炳城就已经把“许留山”全部股权陆出售给了马来西亚的投资公司Navis Capital;2015年,黄记煌母公司煌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又以交易价5亿港元全资收购了许留山。自此,许留山已经完全脱离许式家族的管理。

  许式家族不再管理许留山之后,品牌的管理也开始混乱起来。在被煌天国际收购后,许留山开始开放加盟。

  某茶饮品牌创始人表示,当时许留山放开加盟看重速度却疏于管理,导致加盟店经营失衡,门店水平参差不齐,许留山由此走向下坡路。但还有更深一层的原因是,过去几年,新茶饮的飞速发展,也对整个中式甜品赛道的发展带来了冲击。

  中式甜品的消费场景有限,消费频次较低,又极度依赖堂食体验,外卖不友好。 相较之下,与之客群高度重合的新茶饮,消费场景却便携百搭,分流了不少消费者。

  比如在产品上,喜茶、七分甜、ARTEASG等品牌都推出了“杨枝甘露”的产品,这相当于对中式甜品店的杨枝甘露进行了改良,而且茶饮店的杯装方式也更便于顾客携带,自然也更受消费者青睐。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在深圳最后一家许留山一公里范围内,仅奈雪的茶门店就有四家。

  部分中式甜品明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开始和新茶饮合作,想以此实现“转型”。比如,2022年5月,把新式茶饮品牌小满茶田并入满记甜品母公司“智港集团”,以此实现甜品与新茶饮的融合。

  但目前来看,中式甜品与新茶饮的融合是否能走出一条新的特色道路,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来源:红餐网 简煜昊

2页 上一页  [1] [2]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