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佛系”几年后,2020年开始,微博再次加码电商业务,有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2020年,微博推出了微博小店,支持发布包括淘宝、京东在内的第三方平台商品,希望将流量都留在平台内形成闭环;2021年,微博还推出了电商号扶持政策,宣布将在未来一年内重点扶持千万电商号,并投入百亿流量扶持和一亿现金激励。
再到今年一改往日为其他电商平台引流,切断第三方外链的行为,可以看出微博想要打造电商闭环的决心。然而,微博要想做好闭环电商的生意,却没那么容易。
首先在商品池上,微博小店里的商品不管是在品类还是数量上都不占优势,并且缺少知名度高的品牌,难以支撑一个电商生态。除此之外,微博电商在前端的用户体验,以及后端的物流管理、营销等运营体系建设也还并不完善。
因此切断第三方外链后,微博就面临着带货博主无货可选、商家销量太少而减少投放等问题。
最重要的是,用户已经习惯了在内容平台种草,在购物平台下单的习惯,在货源和购物体验上不占优势的微博,短期内很难培养用户在平台消费的心智。
所以今年双11,宣布将断掉第三方平台外链的微博,还是做起了导流生意。双11期间,微博联合淘宝联盟和京东推出了补贴政策,免除导购博主相应的平台费用,50万粉丝以下的博主也无需购买粉丝加热包获得流量,和以往保持一致。
总而言之,对于当下的微博来说,要想发展闭环电商,在供应链打造和用户心智培养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此期间,电商业务还很难以成为微博的第二增长曲线。
内容平台放不下的电商梦
事实上,不止是微博,内容平台大多都存在着变现难的通病,在主营的广告业务增长疲软后,都转向和电商业务要增量。
在电商化探索的道路上,短视频平台抖音和快手是十足的幸运儿,虽然道路坎坷,最终还是取得满意成果。
但更多的还是像微博一样,还在苦苦寻找方向的内容平台。
比如主打真实种草的小红书,为了良好的用户体验,尽管已经探索8年,但小红书的电商之路依然走得极为克制,电商业务并没有太大的存在感。
而B站也同样如此,独特的社区氛围是B站最大的优势,但也是发展电商业务最大的掣肘,到现在B站的电商营收也主要还是靠会员购带动。
不过B站今年发展直播带货的决心更加坚决,双11前夕上线了独立的购物频道,在双11期间也诞生了成交额破亿的带货UP主。尽管现在B站的带货氛围依然不浓厚,用户心智短期内也难以转变,但也算是给了B站继续走下去的信心。
每个平台有每个平台的基因,就像抖音的“兴趣电商”、快手的“老铁经济”一样。对于内容平台来说,找到契合平台基因的发展路径,或许才有可能突破如今的电商困局。
来源:电商之家 文/赵云合 共2页 上一页 [1] [2]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微博电商 |